写了这么久东西,也算是有点眉目了,之所以称之为东西,是因为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个什么玩意儿,不知道应该把它归到哪一类。
跟别人提起,最近在忙些什么,只能说在写书,之所以称之为书,是因为现在的书,只要有东西写,不管写多写少,写的是哪一类,最后排版成册,印刷出来就可以称之为书了。当然也可以称之为“文集”c“短篇”,我想我写的这东西应该称不上文集,最多也就是个日记,随笔,随便记几笔。
为了对自己的四句评价负责,为了认清自己,还特意买了几本书。
《格局》——台湾医师兼作家何权峰著。
《自律力》——旅日作家c设计师。(旅日作家就是曾在日本留过学或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回国的作家。)
《曾国藩全书》也是准备写自律的时候参考下的,才刚看第一本,就提前将自律给写完了,第一本书上面有很多喜欢的内容,以后写读后感时,再用吧。
之前媳妇接手了一个别人开的瑜伽馆儿,接手后,开了不到半年也开不下去了,转出去之前拉回来好多书,在我开始阅读的时候,发现拉回来的好书还是挺多的。
有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厚厚的一本;袁了凡的《了凡四训》;李宗吾的《厚黑学》;史铁生的《散文选集》;林海峰的《做心灵的自由人》全集;连岳的《我爱问连岳》全集;艾丽斯·施罗德的《滚雪球》全集;简·博克和莱诺拉·袁的《拖延心里学》;查理的《穷查理定典》c安·半德斯和另外两人合箸的《谈判力》等等。当然还有一堆诸如《光耀生命》c《瑜伽之光》c《瑜伽之树》c《内观》c《认识因果》c《阿弥陀佛》等等的瑜伽书籍和佛学书籍。
这些书籍,够我看一年的了,今年的目标就是把这些书籍都过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现在已经看完3本了,外加我自己买的《格局》c《自律力》c《自传》这三本已经看完。
因为比较喜欢看文言文,又买了《史记》c《资治通鉴》,这两套书看着就有点费神了,应该说是太费神了,上面有好多字不认识,光五帝本纪就看了快半个月了(晚上一般1个小时),不认识的字还得一个一个的用手机查,还好自己会五笔打字,要不然,再弄个字典查,估计今年想看完是没什么指望了。
想想光曾国藩全书(共四本),第一本早上看了两周了,才看完三分之一。上面有些内容看的也是似懂非懂,心里大概知道写的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想要通过语言描述出来,还是有些困难的。
通过这一个月的摸索,现在写东西算是找到方向了吧,知道写些什么东西了。
起初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也没什么重点,也不知道该怎么写,想起什么就写什么。刚开始又是想写这,又是想写那。要是让我现在再去看之前写的东西,我估计会把他们全都删除掉,所以我写的东西,一旦写完之后,除了当时需要过一遍,看有没有什么错别字,语句有没有什么不顺的地方之外,再过几天就不能看了,要是过几天再看,我可能就会后悔当时写那些东西了。
《游走先生传》内容一共分为三篇,一篇曰“周记”,一篇曰“感悟”,一篇曰“日新月益”。
“周记”是刚开始不知道写的东西怎么称呼,又不像日记那样,一天写一次,每天遇到什么事,或者想写什么东西的时候,先通过微信把要写的内容发给自己,然后等周末有时间了,再统一汇总,整理一下,所以只能称之为周记。
“感悟”就像开篇四句对自己的描述,我想单独的c具体的写一点东西,分别描述一下四句话;后来又写了一篇关于读《了凡四训》记录,还曾扬言写一篇关于“团队”的短篇,写完一页a4纸后,发现关于团队的短篇不是太好描述,就先放一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