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二人边走边说,不觉又到曲水楼前。冰雪消融时候净冽的气息里混杂着烟梦的桂香,往来路人皆堪堪而醉。末竹的肚子因此甚是懂事地咕噜叫唤起来。姜淮一笑,拉着她就要往曲水楼走。

    末竹拖着他的手不肯往里头走,道:“哎呀,就我们两个人,去面馆随便吃些就成了,下回抓到了司马陵,再来曲水楼。”姜淮力气大得很,轻易就把她拽进了楼中,笑道:“年初三,得好好吃上一顿。”

    末竹小声嘟囔道:“要是一会付不起帐怎么办?”

    姜淮一脸无所谓地调笑道:“那再好办不过了,我就把你抵在曲水楼中,你这么嘴馋,今后混吃混喝准就不成问题了。”

    说话间,迎面走来一十四五岁的小姑娘,穿妃色短袄,满面堆笑,脆声问道,“是两位么?”末竹点头,随口问道:“甚么时候曲水楼请姑娘来做店小二了?”姑娘莞尔一笑,道:“我叫何宛,我爹是曲水楼的老板,说我满了十五,该来店里帮忙了。”她看看一旁人满为患的座位,“一楼没位了,你们随我上二楼罢。”便领着他们到了二层第三张空桌,依着栏杆,能见到半座沧水城。

    姜淮要了一壶烟梦,点了几样招牌小菜,一份暖锅。

    何宛沏了茶,跑去厨房交代了。

    末竹撑着脑袋望着栏杆外,人声嘈嘈,和着滴答滴答的融水声。突听一声惊堂木,循着看去,是楼里请来的说书人。

    那说书人一身灰白的长袄,站在宽桌后头,娓娓说道:“那沧水附近的那群劫匪,实在传奇。为首三人戴着银质鬼面,谁也不知道他们是甚么时候来的。话说知县东篱大人有一粒夜明珠,啧啧,说起这颗夜明珠,真是百年难得,大如鹅蛋,到了晚上,作作有芒,流光溢彩。远在都城的国主不知从何得知,命东篱大人将此夜明珠贡送至夷溯。唉,有道是,皇命难为,纵是再忍痛都须割爱。东篱大人便派人将夜明珠送往都城,随车还另添了七大箱子的金银珠宝。可谁知道啊,这才一出沧水城,就碰上这群劫匪了。”

    座中之人大多已酒足饭饱,皆靠在椅上默默而听。

    “据说这群劫匪早一天就埋伏在城外的山岭之上,直杀得护送兵队措手不及,丢盔弃甲而走。那颗独一无二的夜明珠自然落入了他们之手。东篱大人得知此事,一来是恼怒劫匪在他眼皮底下犯事,二来惶恐国主降罪下来,当夜便召集六百精锐兵搜寻劫匪行踪,说来也怪,这些劫匪似从天而降一般,轰然而来,悄然而去,那里还找得着?”

    有人问:“那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说书人卖了关子:“嘿嘿,今儿沧水匪事就说到这,要想知后事如何,明儿赶早。”语罢,收起惊堂木,抬脚走人,留得一群人窃窃私语。

    姜淮饮一口茶:“长孙先生这说书的格调还是没变,想说时说上一天,不想说了一字都不肯多说。”末竹不禁问道:“姜淮,你说这群劫匪是甚么人?”姜淮挑眉作答:“我不过是个看风水的,又不是神仙,听人说一段书,就能知道对方底细?”末竹淡淡笑道:“当初我是贼,他们是匪,想来都同一道上的人。”

    “你这不过小偷小摸罢了,怎能相提并论?如今各处赋税又重了许多,服兵役的年青人大多都在南征北伐中苦不堪言,真是落草为寇也不稀奇。”他见末竹一脸向往,沉声说,“你可别跟我说,才走回正途,又萌生甚么其他古怪念头?这群人你可招惹不得。”

    末竹哼一声,说道:“你没听那说书人讲,六百精锐兵搜寻都未果,我就是有心想招惹,也招惹不上。”姜淮忍不住再次喟叹道:“你这脑瓜里何时能装些姑娘家的想法?”他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既无奈又怜惜。

    却正好被端酒走来的何宛听到,笑着问道:“姜先生,姑娘家的想法是甚么想法?”姜淮看她,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