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眼看着雨中的部院大臣和科道言官们扭打在一起难解难分,这些部院大臣虽有了些年纪,但多是武将又曾是“靖难”出身,心里有朱棣做后台,岂能对这些违拗圣意的言官客气。对他们而言要论口才那是笨嘴拙舌,肯定不如这些年轻的言官们会引经据典巧舌如簧,但要论打架却是行家,他们绝不手软,下手稳准狠,不一会就把言官们打的东倒西歪,口鼻流血,哭爹喊娘,这才叫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城楼上做壁上观的皇帝、皇太子、皇太孙一看不好,事情要闹大,也顾不得正在下雨急忙奔下楼来,召集锦衣卫前去拉架,一番忙乱总算让他们又各就各位。永乐皇帝大怒地呵斥道:

    “各位爱卿都是朝廷重臣,今日是让你们来议迁都的大事,怎么能不但没议出个结果,反而这般失了礼数,各位还要脸面吗?”

    跪倒在雨地里的一群大臣和言官一听皇帝盛怒,吓的低下头唯唯诺诺的一起叩头拜曰:

    “臣罪该万死!臣愚钝!迁都之事全听皇上圣裁!”

    就这样,迁都这事就水到渠成了。

    回得楼上,三人衣服全湿了,朱棣命人去取皇太子、皇太孙的衣物来换上。

    在换衣服的时候,朱瞻基去帮皇爷爷穿衣系带,朱棣却猛然发现朱瞻基脖子上带有一块玉圭,这玉圭似在哪里见过?比一般的要大许多,绿莹莹的,通体无一点杂质,看似不一般,名贵的很。

    “孙儿,你这玉圭很贵重,怎么以前没见你带过,那儿得的?”

    朱瞻基闻言没有回答,脸一红有点不自然。因为他想起了自从他被立为皇太孙,父王和母妃就多次在他和倾城面前教导过:要守皇家的礼节,你们大了要知道男女有别,莫要授人以柄,让人说闲话。

    “对皇爷爷还不说实话,好孩子,快告诉我。”

    朱瞻基犹豫再三,觉得还是不能瞒着皇爷爷,

    “那我告诉你,你不要说出去?不要让我父王和母妃知道。”

    “好,皇爷爷给你保密。”

    “那我就告诉你,这是上次我跟你北征前,向倾城妹妹讨要的,我可是答应她,不给别人看,也不告诉别人的。这可是她出生时,三丰祖师送给她的礼物,说是物归原主,能避祸消灾。”

    ”嗯,原来如此---。”

    朱棣沉吟了片刻,因为他想起来是在哪里见到过这块玉圭了,是在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做的那个梦里,太祖皇帝赐给他一个玉圭,并说了一句话“传之子孙,永世其昌。”

    真是天意,朱棣不得不叹,还真的有这回事,这玉圭本就是朱家的祖传物件,早年就听父皇说过他是留在他的恩师张三丰那里了。只是朱棣不明白,为什么师傅要送还玉圭不是送到朱家,而是送到孙家去了?这不是送错了嘛?尽管现在玉圭还是回到了朱家,但转了一个大弯,又是什么意思?朱棣百思不解。他望了眼前的朱瞻基一眼问道:

    “皇太孙,今年多大了?”

    朱瞻基立刻回答:

    “皇爷爷连孙儿的年龄都不记得了,看来是不喜欢孙儿了,我今年十九岁了。”

    “欧,你看我是老糊涂了,你都十九岁了,该娶媳妇了。皇爷爷我是十七岁娶的王妃。”

    朱瞻基一听心里高兴得很,皇爷爷终于想起自己的终身大事了,他可是等了好几年了,才貌无比的倾城妹妹终于要名正言顺的嫁给自己了。

    永乐皇帝办事那是雷厉风行,第二天就下旨为皇太孙选妃。

    但司天宫经过占卜,说是在济河一带求佳女为上。经过一番甄选,于是济宁人锦衣卫百户胡荣的三女儿胡善祥,便被选中为皇太孙妃,择日大婚。

    消息传来,对朱瞻基来言犹如当头一棒,他哭倒在母亲面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