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色古老,桌面坑坑洼洼,落满满灰尘。桌子有两个抽屉,上面有长着绿锈的铜拉环。

    林立先是端详了一下那部电台,嘴里啧啧称奇:“这是一部二战时时期美国出产的手摇式电台,当时非常先进,携带方便,产量很少,现在除了在博物馆,其他地方根本就见不到,可以说是老古董,在京城旧货市场可以卖到大价钱。”

    说罢,伸出右手“嗖”的一声把电台吸进微空间,桌面上留下一个干净的长方形印痕,露出灰黑色的原木表面。

    “哥,你要这个破烂做什么?”十三妹嗔怪道。

    “嘿嘿,这你可就不懂了,这可是个好东西。交给胖子,说不定可以发上一笔横财呢。”

    林立说罢,拉了拉两个抽屉,见没有上锁,就都拉了开来。

    第一个抽屉东西很少:一把缺齿的牛角梳子,几十个发黑的银元,一叠泛黄的红红绿绿纸头。他在电视上见过这些东西,是袁大头和建国初最早期发行的钞票。

    林立见到这些东西满心欢喜,一股脑儿都收入囊中,连那把缺了齿的牛角梳子也没有放过,一点那是死人用过的忌讳也没有。

    十三妹见了又是一顿埋怨,林立只是嘿嘿一笑,满眼都是小星星,似乎见到了大把的红票子在眼前飘过。

    他们又继续检查第二个抽屉,里面有一个精致的木匣子,里面放着几套文房四宝和一支样式古旧的钢笔,铜笔帽长满绿锈,隐约见到上面镌刻着“制造”两个繁体字。

    木匣子里还有一个空的墨水瓶。

    抽屉的一边还有一叠整整齐齐的纸张,已经变黄发脆。最里面则躺着一本硬皮笔记本,表面已经褪色泛黄。林立小心地取出笔记本和那叠纸,纸有电报纸和信纸,写满了文言繁体字,林立大部分都能看懂。

    他又翻看那本笔记本,发现是一个日记本,扉页上用毛笔写着“报效党~国”几个大字,落款写着:陈启佑,一九四七年八月三日,民国某某年某月某日,字体苍劲有力。

    厚厚的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繁体字,有毛笔字和钢笔字。前面的文字大部分都工整有力,但最后几页文字就显得潦草凌乱,让人看得不知所云,可以想象这时笔记本的主人已经处于体虚力弱的状态。看了最后几页的日期,已经到了1953年。

    林立浏览了一下这些文件信函和笔记本,大致推断出了这个武器库的来历:原来那位转进到海峡对面海岛的委员长,在跑路之前,命令102师(注:杜撰)约八千人马留在青石山地区打游击。要求他们利用这里地势险要,洞窟遍布,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建立起秘密军事基地,以作将来反攻之用,他还大方地拨给这个师三个满编师的美式装备。

    102师的师长为人死忠,凶狠狡诈。他是本地人,对于周边了解甚深。他本着狡兔三窟的原则,设立了两个秘密基地,一个在这里,一个在大裂谷那边。

    他把装备分为两部分放置,平时就拉着队伍两边流窜,当起山大王来,成了当时这里一股最大的土匪团伙,做下许多罪恶勾当。

    某一天,这个师长又拉了队伍跑到大裂谷那边去了,留下约一个排约20多号人员在这里看守,留守的头目就是笔记本的主人——陈启佑。

    这个陈启佑当时已经五十多岁,原本是一个参谋,但为人过于耿直,满脑子都是盼望着委员长反攻的思想,看不惯同伴的土匪做派,结果当然是被排挤,几乎每次都只能作为留守人员,这一次也不例外。

    但这一次那位师长拉人走后就一去不返,用电台也联系不上,从此杳如黄鹤。留下的这二十来号人,过了一段惶惶不可终日的时日,每天躲在山洞里苦熬日子。

    陈启佑还好,还能老实呆着,但手下的那一批人过惯了逍遥自在的土匪生涯,哪里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