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亲房内走出来后,赵安就去拜见薛老将军,待刘福通禀过后赵安便进入书房,此时薛老将军正笑眯眯的看着他。
“小子见过薛老爷子。”赵安鞠躬行礼道。
“哈哈哈,免了,坐吧!”薛老将军大笑着示意道。
赵安坐下后便对薛老将军恭顺道:“小子以后恐怕不会时常在家孝敬父母了,还望老爷子多多照付一二。”
“哈哈,还是个孝顺的小家伙,也不忘你爹当初……咳咳咳。”薛老将军还没说完就咳嗽了起来。
“老蒋军要保重身体啊。”赵安赶紧起身上前帮薛老将军顺了顺后背。
“无妨,老咯!”薛老将军无奈的摆了摆手道。
两人又寒暄了一阵后,赵安这才告辞回家。待他走之后薛老将军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呐呐道:“唉,这老了就是不管用了,差点就说漏了嘴。”
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也到了赵安离家的时候了,辞别了父母后踏上了求学的道路。
府学位于京城的东城区,此时赵安便站在这块刻有顺天府学的石匾前,牌匾正悬挂在大门上。
这顺天府学的前身叫“教忠坊”是当今圣上在遭受两国同时夹击时大获全胜,不但没有亡国反倒一统天下,所以圣上便开始进行祠堂重修。而这教忠坊之名的由来,还和一件事迹有关。
当年,东黎国的军队一路狂飙至南元国下,势如破竹。左丞相元睿率军兵赶到安阳城外的皋亭山。
而南元朝的皇室匆忙中晋升了举兵勤王的朝州知府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去跟元睿和谈。文天祥希望借此机会好探明敌营虚实,不料却被元睿扣押,押解送往京都途中才在义士协助下逃离虎口。
他整编了残部,继续与东黎队作战,虽小有胜绩,毕竟无力回天,最后被俘于五坡岭。
押解到京后,文天祥被囚禁在兵马司土牢。当今圣上召见他时,文天祥只行作揖之礼。兵士用重锤击打文天祥的膝盖,但他仍然不肯下跪。
东方顺惜才便以丞相之位诱降,文天祥称自己身受南元三代皇帝厚恩,与其当东黎的官,还不如一死了之。
没过多久,文天祥就在今顺天府学附近的菜市口砍头。时人在其衣带中发现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之后东黎国国主东方顺亦对这位如此忠心之人感慨万千,并希望日后东黎国亦能拥有这样一位忠良,于是当今圣上赐文天祥谥忠烈,后将此地定名教忠坊,以此训导后学“位非文丞相之位,心存文丞相之心”。
之后东黎国国主东方顺让所有人视文天祥为忠臣楷模,微子、比干等人的风骨存于他一人之身,“自古亡国之臣未有如公之烈”。
便又将这“教忠坊”改成顺天府学并将匾砌于大门屏壁。
于是又将“教忠”二字匾嵌于享殿西壁,供人瞻仰。府学是培养国家人才之地,“忠”是诸多教化中的重要一项。
此地现称府学胡同,因顺天府学设在此胡同而得名。这里如今是士子进修、学习、考试的地方。顺天府学的西部是学宫和孔庙,府学的东西两侧建有育贤坊。
就在赵安望着府学的大门出神之际就觉得自己后面好似有人偷袭自己,于是他条件反射一般一拳便打了上去,只听那人“哎呦”一声退后数步边倒在了地上。
这时赵安才反应过来是自己孟浪了,于是他有些不好意思的上前就要将那人扶起,谁知赵安刚要伸手拉起那人,那人猛地一下便一跃而起挥拳便向赵安面门袭来,赵安一个闪身躲开。
随后赵安便又挥出拳头向其小腹招呼,那人一个躲闪不急便被一拳打中,“哎呦!好疼”不打了小爷不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