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店小二就拎着一个紫砂壶走了过来,同时把茶水倒入茶碗中。赵安看着茶碗中橙黄明亮的茶水,中还飘着几张红绿相间叶片。
他吹了吹热气腾腾的茶水,然后轻琢了一小口,立刻就感觉到情续平和了许多,随即面上就露出一种欣赏又玩味之感,再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
稍静,赵安就感觉到喉头及下腹的感受。慢慢幽香飘进了自己的鼻子里面,那种感觉顿时让赵安神清气爽,也让他这些天的郁结一扫而空,好一个极品的大红袍!
赵安满意的点了点头,此时台上正在上演南戏“琵琶记”
这部戏赵安以前听过,只不过是在路边听一个卖唱的拉着二胡唱的。
但是这台上的演唱形式为数人坐唱,有生、旦、净、丑等行当之分,根据唱本中的人物来决定演唱人数,每人承担一个角色。
每个演唱者还要兼操一件伴奏乐器,主奏乐器为扬琴,另有琵琶、三弦、二胡、笛子、云板、碟子等。还化了妆、穿着戏装演唱。
这让赵安感到很欣喜,因为他很少看到这样唱戏的,一般都是大户人家才能请的动这些戏班子,他只是有次在将军府的老将军寿宴上远远的看过一回,据说这叫“文场挂衣”。
戏中主要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的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便被逼着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然他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
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这部戏是想将这“三不从”表示蔡伯喈全忠全孝。也是希望“为文人立心”,同时宣传忠孝君臣的。但在赵安看来这思想内容却是比较复杂,其中表明忠孝难以两全,但是在“全忠全孝”的同时又会有一定批判。
就是当一名书生初入仕途时,需要寻找靠山,权门豪贵也需要拉拢新进以扩充势力。联姻便成了他们利益结合的手段。而当书生攀上高枝,抛弃糟糠之妻和对父母的不闻不问,便是对父母的不孝以及对家庭的不负责任,这些都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从而导致父母惨死和缺少道德的悲剧。
赵安十分厌恶书生这种薄幸的行为,他记得有好多百姓尤其是女子都对这个书生不惜口诛笔伐。这也是产生大量谴责这部作品的原因。
百姓和女子一般都把矛头指向书生,是因为他们觉得这名书生即对父母不孝又没有家庭责任感,这些道德问题是导致他们谴责的主要目标。
但是赵安发现在这京城中尤其是这间茶馆内到处都是一些书生的环境下。尽管这名书生多平庸怯懦,或是迂阔拘谨,也多半缺乏光彩。
但很少将其作为被鞭挞的对象。也许作为同书生才会愈加怜惜,所以茶馆多是歌颂书生志诚的人,对于《琵琶记》,以同情宽恕的态度来看待蔡伯喈的形象。
这也让赵安陷入了深思,他在想要是自己以后一担金榜题名时会不会像这蔡伯喈一样不顾父母和抛弃糟糠,但是有一点他的决定是觉对不会让父母在自己飞黄腾达的时候过的穷困潦倒,至于妻子他觉得他现在年纪还小不打算这么快就定下来,等高中之时或者觉得科举无望后再考虑娶妻生子。
“呦,这不是赵贤弟嘛!”一个声音熟悉的声音打断了赵安那正在飘渺的思绪。
赵安一看原来是之前在客栈的通铺内同住一晚的陶修贤,赵安赶紧起身拱了拱手道:“好久不见陶兄了,快请坐。”
赵安边说边拿过一个茶碗,摆放在旁边后,提起紫砂壶给陶修贤倒了一碗,陶修贤一看是上好的大红袍眼睛就是一亮。
随后便跨坐于条凳子上,端起茶盏轻琢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