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气冷了的时候,才会回来镇子周围居住。大家在一块,遇见事情也好有个照应。而且镇子这边有医院,也有兽医有药。冬天里头不管是人还是牲口遇见个什么问题,都好解决。
士兵们分散休整,一会儿就有老乡送了吃的来。还有苏木的几个干部一起来慰问。炊事班也露了一手,才来都没一个小时,人家已经收拾好了还整出了点面条来,果然炊事班才是最精锐的所在。炊事班弄的热汤面混着当地群众送来的哈达饼、蜜麻叶和奶茶吃起来相当的香。赵三旅途的疲倦好像也一扫而空了。
蜜麻叶有些像麻花但更酥脆,味道相当的好。吃完了饭,班长们被喊去开会了。战士们也不执勤了出去被安排了活儿的,其他的倒头就睡。赵三他们班就是没活的,一觉睡到下午才起来,起来的时候发现毡包里其他战友都已经起来了,看见他醒了,郭班长笑眯眯的就过来道:“三宝也起了?抓紧了,穿衣服吃点东西,给你留面了。吃完去听许工他们讲课。回头干活的时候别出了错!”
赵三连忙起来,他年纪小,班里人都知道他是改了年纪来当兵的。而且家里没人了,所以平时大伙都挺照顾他的。之前看他睡的熟,也没人喊他起来。郭班长这个人,有点爱占小便宜,别的毛病倒是没有。赵三很快收拾利索了,把放毡包中间炉子上热着的面两三口给吃完,大伙就在班长的带领下进了镇子里头找到了学校这儿。
镇子上有个小学校,一共也没多少教室。这时候还没开学,几个上头派来的工程师就借着这地方给战士们上课。
也没什么太高深的内容,这次他们来的任务不算复杂,一个是打井一个是挖灌溉沟。打井有机器,灌溉沟得等暖和些了地上冰雪化了才能开始。简单的学习了下钻井机的使用和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班长又组织了几次自学,检查过没什么问题。几天后就开工了!
打井的位置都是之前就确定过的,乌布尔宝力格苏木水资源挺丰富的,河流就有古日巴西巴拉河、好日莫该河、喜拉图河等好几条河;湖泡也有有呼和诺尔、乌兰诺尔之类名字奇奇怪怪的大小泡子。虽然水不少,但一是离着挺远的,而是冬天都结冰而且有枯水期,打井就是为了方便牧民们结霜期使用的。
赵三他们班,和六班一起在一个姓毛的中年工程师指导下负责一个浅水井。就是乡下常见的那种手压井,位置在牛圈边上~里镇子有些距离。浅水井冬天冷的厉害了,也有冻上的危险。要打深水井吧?设备又比较精贵,难度也比较大。这次赵三他们主要就是打二三十米的浅水井。
乌布尔宝力格苏木地下水资源还算丰富,多打几眼就是了。总不至于都冻上。真要有个特别冷的天气,有天气预报提前储存点水就是了。
几辆送他们过来的大解放都已经开走了。设备老乡们给帮忙卸下来都暂时放在了学校的操场上,拿油布和帆布盖着。到了要打井这天,赵三他们两个班的人,给设备连上了挽马,还得大伙儿一起帮忙拉的拉推的推,废了老大的力气才把钻井机运到了预定地点。
附近的牛圈这时候也都清空了,是怕打井的时候动静太大吓着了牲口。带赵三他们来的毛工是个挺好为人师的人,一路上也没出力推机器,就跟边上给他们讲解机器以及附近的地质情况,说的眉飞色舞的对于附近的地质他好像挺了解的。赵三和刘大龙本来也不爱学习,听着这些东西就头疼。倒是机器这么用,他们有认真记了一遍。
地质啥的和他们没关系,这个机器怎么用就比较重要了,别一会儿掉链子耽误了工作,甚至伤了自己那就丢人了。
到了地头,大伙一起支架子装滑轮,然后把打井机给支了起来。这机器有些年头了三菱的货,小鬼子八几年援助的时候送来的东西。东西还是挺皮实的。毛工说是援助,赵三和刘大龙反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