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聘这里,郭家刚开始说意思一下就行,结果正式准备好了,都准备往郭家送了,郭家却嫌聘礼低,这让兴冲冲准备婚事的杜家人怔住了,数千两银的聘礼,在京城也比得上那些达官贵人了,怎么还低?

    可郭家态度很强硬,聘礼不翻倍,到时候就是送到了,郭家也不开门的!

    杜家于是找媒人去问,试着能不能少点,而且他们也不明白,当初答应得挺痛快,怎么偏在下聘时变了!?

    结果媒人气呼呼的回来,他做了半辈官媒,还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官!郭家居然说杜家的聘礼太少,分明是打发要饭的,他们那么宝贝的女儿,怎么就值这点钱!?

    官媒向来消息灵通,媒人打听了,郭老爷家对郭明玉完全没有他们说的那么疼爱p

    夤弦忠恢痹谖约荷倭艟┑氖旅β担蚁衷谝丫皇裁辞耍慌滤窃诙偶乙豢记笄资本痛虻孟缕甘狈椿诘闹饕猓蛋琢耍窃缍5隙偶业那耍。p

    媒人极不高兴,这事不但算计了杜家,也坑了他这个做媒的,所以不客气的指出,如果杜家一怒之下选择退婚,丢脸的只是郭家的女儿。

    结果吕氏说:“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杜家要是出不起聘礼选择退婚,我们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只是可怜了我家大姑娘,她向来是个性烈的,只怕真没脸活了,不知道杜家逼死了人,还有没有愿意嫁到他们家了?”

    媒人把话带到了杜家,并感叹还是头回见到为人父母的舀女儿的命去威胁别人家的。

    杜家这才知道一早便上了郭家的当,有心真的不结这门亲了,可又担心郭家真敢让郭明玉去死,然后再赖上杜家,杜长平也舍不得郭明玉,他相信这事只是她那无良的父亲和继母弄的,她也是受害者。

    杜家只好安慰自家出钱是为了救人,是做善事,这样娶回了郭明玉。

    不过这事看起来是郭家占便宜了,但杜家也不是好欺负的,何氏可是认识不少官夫人,在人家羡叹杜家聘礼的大手笔时,适当透露下杜家其实是吃了哑巴亏,自然有看着不平的,后来郭老爷一直候补到杜家出事前,原因就在这儿。

    还有郭家得罪了官媒,做媒人的嘴可厉害呢,一传出来谁也不愿意给郭家人说媒了,郭老爷的庶没人愿意嫁,吕氏亲生的女儿也无人问,哪怕吕氏将杜家的聘礼留了大半给两个女儿当嫁妆也一样。

    而杜家,杜长平如愿娶到了自己看中的女孩,但日也没有他想象那么平淡顺心。

    首先还是郭家人找事,他们将女儿嫁进杜家,可不单是想敲杜家一笔聘礼,而是想将杜家当长久的摇钱树,一想用钱就找上门,一用钱就来找这女婿。

    杜长平碍于半的身份不好说别的,杜如海和何氏可忍不了别人这么敲诈他们的儿,如果杜长平要和郭明玉过一辈,难道杜家一辈都要被郭家赖上?

    好在郭明玉为人的确不差,当公婆的愿意接受这儿媳妇,只是不想顺带她后面那些娘家人。

    其实郭家的把柄要找起来也不难,郭明玉嫁人时那少得可怜的几箱嫁妆就是明显的物证,郭明玉的生父继母根本没想着给她办嫁妆,她陪嫁的全是母亲的遗物。

    只是她生母当年的嫁妆不说十里,三、四里还是有的,怎么现在就这点了,何氏找相关联的老人打听了才知道,这嫁妆被郭老爷花了些,被吕氏昧了些。

    女的嫁妆可是自己的私产,夫家都无权过问,何况是后来的填房,更何况是郭明玉生母临终前立了遗嘱,嫁妆只留给女儿。

    在下一次郭老爷上门要钱时,何氏就提出这事,她这当婆婆的得帮儿媳妇要回嫁妆。

    郭老爷一怔,他自己花钱他当然知道,但吕氏还昧了这嫁妆,他真不知情。

    郭明玉长得极好看,这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