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是不得不道一句厉害!

    “我记得有人说,‘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可惜的是,我有西域的葡萄美酒,却没有合适的夜光杯,不怕委屈了美酒,倒是怕你嫌弃。”

    胡不归轻车熟路地翻身上了自家屋顶,手中提着一只酒坛,说话的声音不大,可在这么寂静的夜里,虫鸣也能听得清清楚楚,声音绝对能传遍内院,只是没有任何守卫过来,想是提前吩咐过了。

    “能有的喝就不错了,还那么穷讲究?不过我看大都督也不像是个缺钱用的,总不至于连夜光杯都买不来吧。”

    唐一笑盘腿坐在人家的屋脊上,怀里抱着嚣张地散发着香气的一品楼特质食盒,直勾勾地盯着人家手里的酒,嘴上却揶揄着人家买不起夜光杯,此等行为,也着实是令人气愤,可话里的亲近意味又叫人生不起气来。

    胡不归显然有些哭笑不得,“那可是夜光杯,稀世奇珍,你说得倒像是买个馒头似的简单。”

    “欸!谁说买个馒头就简单了?你要想买我一品楼的馒头,那可有的等了,未必就比买个夜光杯简单吧。”

    “你还说?我可都记得清清楚楚,当日不知是哪个亲自给我送的请柬邀我去赴宴,等我去了之后却连人的面都没见到,还饿着肚子领了号牌,等回府之后我才想明白,我这是白白为某人站了场子了。结果现在某人不仅不感激涕零,还要埋怨我只有酒没有杯,你说,这人是不是太坏了?”

    胡不归倒是说得绘声绘色,可惜的是,这个“某人”真的是一点都不肯配合,任胡不归自己说得天花乱坠,她自岿然不动,一边品着葡萄美酒,一边像是欣赏着胡不归的精彩表演一般,虽然银面遮住大半边脸,可嘴角却是明晃晃带着笑的。

    自顾自地说了半天,胡不归也不在乎唐一笑接不接他话,只是看唐一笑笑,他也笑,越说越笑,从刚开始的嘴角带笑,到最后的哈哈大笑。

    有酒有菜有明月,有说有笑有朋友,不知不觉间,已是晨光熹微。

    等带着《唐报》的样品离开大都督府的时候,唐一笑不禁有些无奈地摇头苦笑。

    她又不是真的能分裂成两个人,这样一个人当两个人用,就算她能靠调息恢复精力,可总归不是长久之计,人总还是需要真正休息的。

    胡不归啊胡不归,她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

    两天后,《唐报》仿佛一道惊雷一般,炸响在洛阳城。

    “李大人,今天怎么来得这么早啊?”

    “唐掌柜,你实话跟我说,这个《唐报》是不是你搞出来的?”

    “李大人觉得这《唐报》如何?”

    唐一笑不答反问,虽然这两天听说了无数关于《唐报》的风评,但为官者亲口说出来的,必定是最直观的。

    “唐掌柜,你这可是犯了大忌啊!你、你怎么能把官文书的内容公开啊!?”

    “李大人请稍安勿躁,此事并非无先例。早在约三十年前,《开元杂报》便已经将条条奏疏整理成了时报,如今《唐报》也是在仿照《开元杂报》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罢了,哪里有李大人说的那般严重啊?”

    《开元杂报》其实并不是一种报纸的名字,而是李隆基即位后,在长安设报局,用以向地方传达中央指示和律令变更、朝廷大事的官文书,并没有官方的名头,但是因为出现在开元年间,为了叫着方便,时人便称之为“开元杂报”。

    李大人显然急得都要火上房了,满脸通红地冲着唐一笑压着声音喊,“还不严重!?你可知道,那是官文书,是朝廷文书,是陛下赐予百官瞻看的东西,哪里是那些草民黎庶能看的啊!?当年《开元杂报》也只是在官员之中流通,可你竟然把他们公然流传到了民间,你到底是要干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