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郑四道“当年乐清屡屡遭倭患,我父母也是被倭寇杀害的。本来亲族就贫弱,我没了双亲,只得卖身为奴,当时便是赵家少主赵士祯大人做主收留我做仆童。他说在市集中见了我,觉得有缘,便花钱将我接回府中,伺候他起居。我俩年纪相仿,虽然名为主仆,实际情同兄弟,本来做人奴仆的,被斥责打骂,受各种冤屈气是难免的了。但赵大人却对我一句重话都没说过,这是我感他的恩。但若只有善待下人这一点,我也不会这么念着他的好。”

    沈惟敬听郑四言语不凡,更是好奇他接下来要说出什么事来。

    郑四道“赵大人知道我身世后,很是感慨,当场便发愿要帮我父母报仇,杀尽倭寇,保一方安宁。虽然二十年悠悠而过,我却犹自记得大人当日的少年英气。”

    沈惟敬好奇问道“赵大人要怎么报仇呢?”

    郑四娓娓而道。年少的赵士祯查访了乐清当时抵御倭寇的官兵民团,知道倭寇之利在于乘舟泛海,来去自如,加之倭国刀剑冠绝天下,倭国鸟枪快于弓箭,所以大明官兵常常一触即溃。赵士祯觉得我在陆,倭寇在水,船只之利不可比拟。但刀剑与鸟枪,近战时却可多仿制。年少的赵士祯开始仿制倭刀鸟枪,然而战场缴获不多,且火药配比不清,常常有炸膛危险,赵士祯屡受毒药烟气之伤,郑四见了,感动之余,更暗自立下一个大志,若能为主人学得倭人奇技,万死不辞。

    郑四与赵士祯曾提及此志,说愿为主人舍身入敌国拜师学艺。赵士祯大笑道“倭国万里之外,我等何从得到。就算到了倭国,鸟枪和刀剑秘技都颇为精妙,自入门至精通熟练,非十年之功不可。等你真学成归来,早沧海桑田了。”

    但不久,奇缘便来了。乐清城外突然来了一队人马,等走近了,瞭望官兵才看出是髡头长须,腰悬一丈长刀,光脚草鞋的倭寇,城上慌忙击鼓报警,掩城门抵抗,无奈倭寇老于攻城之道,来到城下,搭上云梯,城内早已埋下奸细,里通外合一阵掩杀之后,就破了乐清城。倭寇得了城以后,一贯不长久驻守,只是奸淫掳掠一通便去。当时乐清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倭寇抢掠一切,布匹、银子、猪牛羊,见了人,女子便掳走,男的就由着心情或搜身抢掠,或直接一刀挥为两段。

    当时郑四与赵士祯在城破后,就被大人们带着出逃,结果慌乱中走散了,身后倭寇眼看要来到,到处门户洞开,狼藉遍地,两人便携手就近走进一家空宅子,缩在阁楼一角,躲了起来。

    结果在阁楼上,却看到倭寇进了院子来了,还有一个带着鬼怪般倭人头盔的倭贼眼看要上楼,郑四便和赵士祯诀别“少主人,我是仆你是主,今日就等我舍了这命,报你平日相待之恩。”

    赵士祯慌忙摇头阻拦,郑四又道“郑四卑贱出身,主人天资聪颖,若日后飞黄腾达,还念着郑四的好,就请勿忘你那平倭之志,学得能敌万人的沙场之技,杀尽倭寇,为我报仇。”说着便走下了楼梯,赵士祯无奈只得从阁楼那仅容一人通过的窄窄窗子翻了出去,从屋脊溜到地上,一道烟跑了。

    倭人像拎小鸡一般,左手拎了郑四的衣领,右手握着长刀,转头找自己同伴去了。这便是赵士祯所见的郑四最后一面。

    郑四被倭人拿住时,万念俱灰,以为马上要像地上无数无头尸骸一般,被倭人砍了头,做了刀下鬼。不料,拿住他的倭不仅没有杀他,还给了他些酒食,走的时候,还让他乘了马,然后一路东行,到海边的时候,早有大船在海边等候着。从乐清抢来的男男女女,无数金银细软就被倭人分门别类装上船,开拔往倭国去了。

    在去海边的路上,倭人给郑四剃了倭人的月代头,就是中间髡秃的发型。倭贼里有不少闽人,他们偷偷跟郑四说,剃了这头,就是跑了,被大明的兵拿住,不由你分说,直接砍头领赏,所以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