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场轰轰烈烈的请愿以斗殴这种荒唐的方式收场,整个事件除了给本地报业提供了创作素材外加上给宁立言揄扬名声外,再没了其他意义。     在宁立言赶到现场时,请愿团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现场被倒的就不下百十人。在得知请愿团出现后,天津警察署派了十几名警察过来维护秩序。可是打斗双方人数太多,警察也无力约束都远远避开,没一个人敢上前阻止。事后的伤员处理也没人搭手,全都是宁立言出面安排,把人送去医院治疗。     天津市府对于请愿者采取冷处理态度,从头到尾不闻不问,就当这些人不存在。倒是报人神通广大,找到了几个伤员探问究竟,随后就有几家小报登出这些请愿团成员包括乞丐c大烟鬼以及流民的事实。     日本人这个时候如果站出来给请愿者站台,不啻于公开承认此事悉自己指使而为之。日本军人倒是不在乎承担骂名,可是日本政府终归要顾念形象也要考虑欧洲列强对这件事的态度,只能装作一无所知撇清自己和请愿者之间的关系。     中c日两方政府在这件事上保持默契,谁也不去细究背后的真相,全都当成是一群流民趁火打劫故意制造事端。市府和日本总领事都在自己的官方媒体上发言,阐述自己对待和平的渴望,谴责种种不法行为。     这场涉及千人规模的斗殴,被当做普通的社会治安案件处置,责成华界警察署追查参与者,给予严肃处理。在官方层面,这场冲突就此宣告结束。     当然,中日双方的矛盾并不会因为几句发言或是请愿事件破产成功化解,恰恰相反,随着一系列事件爆发,中国认识到日本狼子野心更胜从前,日本方面也大有破罐破摔趋势,冲突逐渐升级。     黄膺白病势越发严重,已经不能胜任谈判工作,日方强烈要求中方更换谈判代表。     原本在冀东剿匪的日军全部撤回天津,长城外的关东军也频繁调动,日本政府嘴里喊着和平,实际则摆出大打出手的架势,让一众有识之士心头惴惴不安。     但是拳手出拳之前必要先收回手臂,天津日军从华界全部撤回加上日本总领事的和平宣告倒也骗过了不少平民百姓。以为这次的事情就此了结,天津依旧平安无事,紧绷的神经重又放松。     大人物幕后的交易他们无从知晓也不感兴趣,眼前看得见的英雄好汉,才是揄扬夸奖的目标。在这场冲突中,最露脸的人莫过于宁立言。     现场上千人马被他一个人镇住,一露面就让双方不敢再打。那些手提棍棒气势汹汹的汉子一听到他的名字便作鸟兽散,这份威风气派堪比戏台上的单雄信c宋公明。     等到把伤员送医院的时候,有人多嘴问了一句医药费谁出,宁立言更是一拍胸口:“我姓宁的跑不了,用多少钱跟我要告诉大夫该上药上药,该治病治病,谁要是把病人往外轰,就别怪我不客气”事后有人问起开销,更是把手一挥:“人命关天,救命的时侯哪能问价”     本地人素来敬佩这种轻财尚义的豪杰,这一番举动越发坐实了他草莽豪杰的身份。不管上流社会的人怎么看法,对百姓而言,这等人都是值得揄扬的豪杰。本地茶楼c书场里的说书先生已经开始把宁立言当成“外插花”编进评书内容里,将他比作白玉堂或是孟尝君。这场打斗背后的真相,以及宁立言在这场斗殴中扮演的角色并没人在意。     不经意间,宁立言再次在各方势力面前展现了一下自己的影响力。天津作为一座大商埠,帮会的力量对于城市的经济有巨大影响,不管租界还是华界对于一个如此有力的帮会首领,都要加以关注乃至设法拉拢c控制,让其为己所用。     何况宁立言不同于本地那些成名多年的帮会头目,其出身良好家世清白。以一年多的时间便整合了本地大半江湖势力,成为地下世界龙头又有英租界警务处关系。不管是发展的轨迹还是速度都算得上前所未有,这么一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