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宁立言,就是他们的菩萨。

    租界这几个码头给苦力开的份钱,在整个天津卫的大小码头上独一无二。一根签子十六个大子儿的价码,已经在苦力圈子里传开。那些脚行的小把头们,见天被手下的苦力围着,要么是闹着涨钱,要么就是让把头想办法,大家去宁三少的码头干活。

    即便现在发生最恶劣的情况,宁立言和巴天庆闹翻,只要说一句码头开工,肯定会有小把头依附过来,求着宁立言赏口饭吃。其他的脚行头脑虽然明白这事很容易,只要涨钱就能和宁立言打对台,可是谁也下不了这个狠心。

    一根签子涨六个大子儿,码头一天便是成百上千大洋的开销,几天下来便是一辆小汽车。把钱财如同流水般泼给那些苦力,便只有宁立言这种狗少做得出来,其他人可是没法学他。

    即便是刘光海此时也得承认,宁立言的码头段时间根本动摇不得。相反倒是自己之前分到手的码头需要严加注意,免得被他夺了去。

    好在这次打跑袁彰武以后,宁立言只要了几个大码头,袁家其他买卖都被刘光海吃下。那些烟馆c赌场c妓院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刘光海兄弟如今的生活,已经远非当初可比。

    只是在一次大醉之后,刘光海拍着苏兰芳的肩膀道:“秃子,人家过去说我和袁三是龙争虎斗,现在看,纯粹是扯淡!我算不上虎,袁彰武更不配称龙。真正的龙,现在才要冒头。早知道这个,就不该听他的话,去办了袁三。现在想要弄他,恐怕是不容易了。过去一提起清帮,就知道上海有三大亨,我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凭嘛他们上海有大亨,天津就没有,现在看,咱天津只怕也要出个大亨了。”

    “大亨这个称呼,来历是洋人的亨斯美马车。申报的史老板,花了几十万从德国人手里买了一部,所以被人称为大亨。我不过是个小商人,靠着一帮人支持,做点小生意糊口。没有史老板的身家,这大亨二字也万不敢当。”

    太古码头上,宁立言边走边道,在他身旁,则是之前未曾露面,此时突然到来的复兴社特务处天津站负责人:王仁铿。

    化名郑士松的王仁铿是打着谈生意的借口上门的。宁立言如今虽然承包了码头,可是立言贸易行的生意并没有太明显的起sè。

    天津商界的气节比混混可靠得多,在振报的消息登出以后,不但没有新生意上门,就连谈好的生意,也有几个人毁约。宁可赔偿定金,也不和宁立言合作。

    王仁铿谈的是一笔极寻常的生意,一批进口颜料,从太古码头下货,王仁铿会安排人来取。宁立言只负责中间做个过桥,以他的名义买进卖出,便能得几十块佣金。看上去很正常,但是里面的门路却瞒不过宁立言。

    在前世,宁立言参与过数次类似的勾当,一看就知道真相。王仁铿这批颜料,里面藏的不是大烟就是其他违禁物,华北是东北军的地盘,蓝衣社走私也得躲避耳目,否则大可打着军用物资旗号招摇过市。

    这也是王仁铿留着宁立言的目的之一,有这么个码头和王仁铿合作,他便可以趁机发横财,把违禁物资随意运输销售。至于这些货柜里到底藏着什么,宁立言很是乖觉地不问,王仁铿怎么说,自己就怎么信。约定了交货地点,便在码头上闲谈。

    王仁铿听了宁立言的话,微笑道:“史老板你不要学这个人。他虽然有钱,却不识时务,自以为有几百万读者,就可以目无国家,早晚要吃苦头。”

    宁立言当然知道,史老板不是目无国家,只是目无凯申先生而已。而吃的也不是苦头而是子弹。就在明年的时候,蓝衣社的人便用枪械捍卫了总裁的尊严,把史大亨送上了黄泉路。

    他心里如是想,嘴上应酬着:“我即便是想学他,也没这个资格。人家的财产百倍于我,哪里敢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