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孝王,姬辟方,周王朝第八位君王。第五位君王周穆王之子,第六任君王周恭王之弟,第七位君王周懿王的叔父。
史记对他的记载是,懿王崩,恭王弟辟方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意思很简单,是说,周懿王死后,他的叔父也就是周恭王的弟弟姬辟方即位,这就是周孝王。周孝王死后,诸侯重新立周懿王的太子为王。
虽然记载只有短短的几句,但透露出的信息却是不简单。周王朝传承到周懿王都是父死子继。老子死了,儿子即位,其他人是没有资格登上那个位置的。可是到了周孝王的时候,他夺去了自己侄孙的王位,这在遵循周礼的周王朝,是很令人震惊的。因为周懿王还是有继承人的,他是有儿子的,所以周孝王的继位是不符合周朝的礼法的。
据其他史料记载,周懿王死后,理应由太子即位。但是他的太子也和周懿王一样,也是一个懦弱无能的主,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能懦弱到把王位掉了,确实懦弱无能,尤其在周王朝还有嫡长子继承制的制度的前提下。
能够夺取王位,证明周孝王是很有能力的。因为对于那时候的周王朝来说,这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那时懿王无能,放弃京都,在懿王统治无方和太子软弱无为的背景下,周孝王凭借着自身能力夺取了王位。
周孝王即位之后,不忘周朝早年间遭受西戎入侵之辱,于是他命令申侯率领军队,带领周王朝主力军队进行西征,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周孝王即位本就是不寻常,若是他不能做出一番与懿王不一样的事情,他的统治就会出问题。他能够上位就是因为前任懿王和太子软弱无能,打不过异族,影响了国内统治阶级的利益尊严。不管是孝王真心想振兴周朝,还是仅仅想保住自己的王位,他都必须出征。证明一下自己和周懿王是有区别的,自己的确能够做得更好,证明自己的统治是合法的。但当时的周军统帅申侯却认为打仗是不合适的,于是他向周孝王建议说可以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当时西周边境上比较有实力的大骆。其实这相当于联姻的手段,这要嫁过去的女儿能够为异族首领生下个一儿半女成为继承人,那这样的继承人天生就会对周王朝有好感,会使西部边境的战争减少。尽管申侯这个建议带有一定的私心,孝王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后来申侯出面与西戎讲和,西戎果然接受申侯的调解,同意不入侵周王朝,战争就这样被化解。周孝王在位期间,对外的战争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因为在周孝王在位第五年的时候,西戎向周孝王进献良马百匹。就这点,他就比它的哥哥做得好。
周孝王做的另外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封赏非子,也就是秦的起源,后来的大秦帝国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如果非要牵扯一点的话,周孝王亲手打开了周王朝覆灭的开始。因为在几百年后,正是他亲手分封的臣子覆灭了周王朝。情况大概是这样的,秦国的祖先非子非常擅长养马,她为周王室养马三年,马群大增,为周王朝创造一笔很大的财富,能够解除少数民族军事威胁提供了保证,同时也是对周王朝内部诸侯国进行军事震慑,加强中央的统治力量,所以这个功劳还是不小的,周孝王就把秦邑这个地方分封给非子,在这个地方建立秦国,这也就是大秦帝国的开始。
周孝王死的时间不是特别明确,但确实是壮志未酬。周孝王的即位是周王朝继承史上的特例,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也是当时周王朝内忧外患下影响的结果。所以说,周孝王即位太不寻常了。他死后周王朝又恢复了嫡长子继承制。周孝王虽然违反了周朝的宗法制,但是他励精图治,打击了西戎,周王朝的威信一定程度上提高,周王朝的国力得到恢复。可惜,他死后周王朝继续走上了不归之路。
周夷王,姬燮。周王朝第九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