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臣徐有贞有本要奏。”
“呈上来。”
小公公把奏折拿上来,交给英宗皇帝,英宗打开奏折看了一遍,说道:“徐爱卿奏请将于谦等人的妻儿老小逮捕下狱,众位意下如何?”
殿下文武百官顿时沸腾了起来,张逐道:“徐大人所奏不无道理,主犯于谦等已经伏诛,那其家人当然要连坐受罚。请皇上恩准其所奏。”
大理寺少卿廖庄也道:“微臣也认为,徐大人所奏并无不妥,如若不如此,恐怕众臣人心难安啊!”
这时其他人也都是随声附和道:“廖大人说的对,应该将这些逆党族人全部逮捕下狱治罪。”
石亨这时出班说道:“皇上,前日刑场,于谦c王文虽则已死,但是还有那江渊c商鉻等人被其丐帮劫走,皇上纵然不愿对丐帮进行清理,但也要让他们的亲属受到惩罚,否则置我大明法度为何物。”
石亨如此一说,其他人也跟着趋炎附势,齐声要求对于谦等人的亲属施以重惩。
此时的英宗皇帝心里跟明镜似的,这些大臣都和石亨是一个鼻孔里出气,这次是非得将于谦等人的家属斩尽杀绝。但是,面对这文武百官,即便自己是皇帝,也不地违背众臣的意愿。此时,见事态发展成这样,英宗看着萧维桢,眼中似乎有话,但是又不能直接开口,因为他知道,萧维桢一个都御史实在扭转不了整个朝堂的局面。
好在萧维桢领会了皇帝的意思,出班说道:“皇上,以微臣来看,事已至此皇上可免除他们的死罪,将其亲属妻儿改为就放,这样即是对朝廷的一个交代也是对天下人的一个交代。”
本来那石亨希望英宗能下旨将于谦等人的亲属全部下狱处死,以解其前日损兵折将之仇,可是他也明白贸然提出这样的要求,皇帝也不会答应,况且这满朝文武之中也会有人反对,现在既然萧维桢提出的建议,自己也不好再说什么,便不再发言。
太子朱见深目下也在朝堂之上,对于石亨和c曹吉祥c徐有贞的所作所为他心里也是很清楚,但自从上次被皇帝惩罚之后,他也开始变得聪明了。他知道,父皇是得到石亨等人的拥护才重新取得皇位的,如果不是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恐怕皇帝的位子也不会重新归于父皇,而自己的太子之位也不会重新被立。他明白,要想改变这一切当前是不可能的,自己只有韬光养晦,有朝一日羽翼丰满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原来英宗皇帝本来也想让太子朱见深发表发表看法,但是他心里明白,太子当下的心思还不成熟,如果贸然让他发言,很可能与石亨c曹吉祥等人发生冲动,因此他没有选择让太子发言,而是让他自己在朝堂之上体会,慢慢磨砺磨砺,这样他才会成长起来,这种心思太子自然是猜不到的,这大概就是帝王的权术吧。
一切讨论完毕,英宗开口道:“众爱卿,既如此就请内阁拟旨,将于谦等人发配流放,具体请内阁商议后绝定发配地方。”
那内阁首辅如今是李贽,李贽是英宗朱祁镇复辟后入阁的,此人为官还算清廉,李贽明白于谦等人是受人诬陷的,因此对于于谦的家人,李贽还是充满了同情之心的。因此,经过反复权衡后,圣旨拟定。
那曹吉祥拿着圣旨,到了于谦的住所,住所简陋之极,若不是曹吉祥来宣布圣旨,谁能想到曾经叱吃风云,权倾一时并且领导京城人民击败瓦剌军队的兵部尚书于谦,他的住所竟然如此的简陋。就连前来抄家的官兵都无不为之惊叹。
那曹吉祥来到院内,前来抄家的官兵将房屋前前后后翻了一遍,就只找到一个破箱子,还有一口尚方宝剑,这口尚方宝剑是当年景泰帝朱祁钰赐给于谦的,于谦就是用它指挥官兵,震慑官员就这样才打退了也先率领的瓦剌骑兵,取得了旷世奇功北京保卫战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