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人,是针对新时代来临的变迁所被允许的,可用于多放用途的人造。
后生们可能会问:爷爷,为什么当初不使用机器人呢?机械的效率可比人类高出很多啊。不错,效率的确是高,毕竟它们只是冷血无情,只会听令于人类的罢了。我们用,替代冰冷的机械,是因为我们对于人类的信心:大脑和配合起来,所能爆发出的毫无限制的,突破人体中这亿万年未能解开的基因锁,从而达到从未触及的潜能。
现在回想起我们曾付出过的那些,还真是辛酸不已。
1970年,那些条件艰苦的日子里,几个仅20岁左右的年轻人,凑足了手中的钱,将小小的研究院在一个废弃的,曾在战争时期用来停放军用卡车的仓库中,正式成立了。那一天,所有人都很高兴,很高兴,没有人去顾虑未来那些可能会遭遇到的坎坷途径,没人在意未来的大风大浪,只有一腔热血,在这艰苦的年代,荡气回肠。
最开始的时候,小小的研究院只有我们五个人:我,萧陌,宁晓燕,张大哥和锦华。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我们怀揣着梦想,在院子前的老榕树下的邂逅。“加油!”我们击掌相互鼓励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属于年轻人的光彩。
萧陌和宁小燕这两个姑娘可以说是我们中最聪明的两个人,智慧担当。萧陌是北大的高才生,是整个年级中堪称最聪明的人,她的物理完完全全扭曲了人们对于“女生不善理科”的刻板印象。按道理说,在那个年代,以她的成绩,她完全以自己的能力找到合适的工作,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是每一个天才,都怀揣着属于自己的梦想。这便成就了她,一个叛逆的她。
宁小燕是这个时代“上流社会”的贵族,说白了就是个大小姐,在她刚刚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中考的那年,便被保送到科技先进的美国去深造,而她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镀了一身闪亮亮的金,耀眼的回国了,即便是背后总有人说她是资本主义的毒瘤回到条件艰苦的国内,她却突然发现,家族企业根本没有她想的那么简单。父亲的各大工厂蠢蠢欲动,而各方势力之间明争暗斗,她在国外所习得的那些,根本派不上用场。那一天,她恐惧了,他选择了逃避。远远的逃出这社会丑恶的嘴脸,逃避那一股股伸向她的魔爪。她选择自我放逐,在那棵老榕树下哭泣,决心自己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至于我,张大哥和锦华嘛e
我们仨是技校毕业的,脑袋里没装多少大智慧,我们仨从来都是不肯认真读书的那种人毕竟这个时代基本上没什么脑力活工作,不如去车间干活。我们仨在汽车修理厂干了两年,对机械差不多也有了些了解,所以真要操作起机械来,我相信不会比那些所谓的科学家差多少。锦华这名字听着好听,很文静的样子,实际上她本人就是个泼妇在车间工作没少受她欺负,虽然用她的话来说,只是对“后辈的爱抚”,只是力道真的太大了。很重义气的大姐头,和我关系贼铁,就跟好哥们一样(其实就是好哥们,虽然她是女的)虽说没少被她损,不过一路上还真的挺谢谢她的照顾。张大哥是我前辈,快30岁了,家里没什么钱,没读过几年书就辍学打工去了,很和蔼的老大哥,非常照顾我和锦华这些新人。他在工厂打工的时间很长,以至于他的体魄变得魁梧不已,对于机械修理的经验甚是丰富。若不是这破厂子两年后因为老板贪污倒闭了,我们发的邀请他肯定不会接受的。厂子倒了,他还能去哪呢?
“王小弟,想法不错嘛,亏你想的出「复制人」这个主意,要是咋们真的做出来怕不是都能超越美国大佬了。”锦华死命的夹着我的脑袋,“轻抚”着我的头发使劲夸赞道。“咦?不做机器人么?毕竟以我们现在的情况勉强做出一个简易的机械设备应该不成问题”萧陌摸着脑袋,局促的坐在椅子上,满脸期待的看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