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呢!”

    “敢咱们这行的,说着痛快肆意,可哪个不想鲤鱼跃龙门,脱离这刀口舔血的亡命生涯,穿上官袍官靴,捞个官儿当当?当年先皇开武举,全江湖多少英雄好汉去考哇,可惜那劳什子武举还要笔试,虽说只要默一段孙子兵法,可就这就难倒了不知多少好汉。”

    “嘿,老杜我早年念过几年书,也是撞大运,居然考过了!”

    “考上武举,那就是官家人,我当年同科的武举人,现今可有不少当大官儿的,就算那落榜的,也有得了贵人青眼,被聘了做私家护卫,如今入了衙门,正经吃着官家饭呢!”

    这番话引得几个小子纷纷热血沸腾,又有人问那杜师傅怎么不在京城待着,反而回洛城了。

    那杜师傅便言说是因为当年父亲去世,老娘又病重,他只得推了官职,回洛城丁忧兼侍母疾,后来又因为种种原因,便没再回京城,只在洛城待着,做了一个镖师。

    这话说的不详不尽,怕是多有夸张,但小子们哪里分辨得出,听那杜师傅说起京城风物和那武举考试都有模有样的,便个个热血沸腾,将那杜师傅当做偶像一般捧着。

    那杜师傅乐得被捧,最后又很是豪气地鼓励那些热血沸腾,渴望做出一番事业的小子们。

    “年轻人啊,就该出去闯荡!我当年是为了孝道没办法,你们这些小子,但凡有点儿出息,就该搏一搏!”

    “去哪里搏?当然是京城!”

    “洛城这小地方,最大的官儿也不过才四品,有什么好搏的?京城那才是遍地贵人呢!你看在洛城作威作福的那些人,到了京城,见个京官儿都得点头哈腰的!便是当不了官做不了宰,投靠在贵人门下也是条门路,没听过宰相门前七品官哪?”

    “今年今上又开了武举,只是只局限于京城一地,要不是年纪大了,老杜我还真想再去拼一次。”

    后面的话阿朗便没听到了,因为秦师傅见他躺太久,顿时浓眉一皱,使出招牌狮子吼:“臭小子,昨儿刚夸了你就给我偷懒,快起来!”

    一个鲤鱼打挺,阿朗就地翻身起来,身板挺地笔直。

    秦师傅笑:“这还差不多。”

    那日秦师傅的话似乎并不只是一时兴起的吹牛皮。

    往后几日,阿朗总能在镖局听到少年人,甚至许多年纪大的镖师都在议论武举的事儿。

    武举早已有之,但不若文举那般愈来愈稳定重要,历朝历代的武举形式c地位乃至考核方法c时间皆不相同,如前朝便重武举,将武举如文举一般设了乡试c院试c殿试等层层选拔,许多武举出身的武人都成了高官。

    但当朝军中武将多以蒙荫承继,以及军中层层选拔提升为主,武举不过是补充手段,有时候武举隔三年一次,有时候甚至十年一次,选拔方法和地点也是各不相同。

    但即便如此,武举仍旧让无数武人趋之若鹜。

    因为,只要越过这关,便能摇身一变成官身,享着俸禄,吃着皇粮,再怎么也比刀口舔血的江湖生涯好过许多,运气好的,指不定便飞黄腾达了。而这一次,虽然只是小范围的选拔,且只在京城设置考场,却也足以让渴望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少年人们憧憬激动一番了。

    阿朗没有参与少年人们的讨论,他一向孤僻不合群,别人也不爱找他说话。

    但少年人们讨论时,阿朗总会在一边默默地听。

    阿朗又一次来到甄珠的院子。

    因为甄珠的吩咐,这次萍儿没在,也不知去哪里玩儿了,阿朗进了月洞门,便见院子里一棵海棠树下,挂了个渔网一样的网兜,而甄珠就躺在那网兜里看着书,模样看上去很惬意。

    他走近,甄珠也没抬头,直到他轻轻晃着那网兜,她才笑着抬眼,跟他打招呼,“阿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