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难在这山洞外徘徊了数天,却不曾如自己心中所想的那般那山洞是有人居住的。
空等数日无人到来,杨难在这里待的实在烦闷,心中一横,道:“就算被人弄死在这山洞也比这闷死的强。”
想到这里,杨难重回山洞,他坐到那桌案前开始翻阅桌案上的古卷。
这古卷看似年代久远,只是翻开后杨难才发现,这上面的一个一个的字,一句一句的话,都是他熟悉的“现代文”。
见此,杨难在心里不禁纳闷,这书,莫不是穿越者弄的吧。
好奇归好奇,杨难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此时闲的发慌,这书正是拿来打发时间的宝物,先看了再说。
这书的第一根竹签之上有三个大字,是书名,这书名叫:《天元经》。
从第二根竹签开始,这书先是做了前言述说,而后是正文,杨难看的仔细,一行一字细细阅读。
文道:经道天元,又化三义,是《天罚》是《渡亡》是《人世间》,大道奥义皆含,六道道理囊括,皆所成者,无双。
但所学经意,应报世人,以祭大道,万不可为非作歹。
杨难这一看便是半日,当他感觉到有些乏累时,《天罚》已读三章,三章共计六万多字。
杨难读这三章,皆是关于神魔,这些故事引人向善并警示读者,神魔作乱,天必罚之,何况人呼?
此时,杨难随意地向后翻了翻,后有章节,名曰:替天行者,其中有三术六式可判神魔,杨难看了看却未找到关于这三术六式的介绍。
这时,杨难腹中有些饥饿,于是放下书卷,外出觅食。
外面野果管饱,杨难吃了一通后,在山间散步遛食,逛了一圈后,杨难再次返回这山洞继,续阅读《天元经》。
如此这般,杨难历时三月终于把这《天元经》看完,杨难细细体悟,这书正如开篇所言,大道奥义皆含,六道道理囊括。其中天罚、渡亡、人世间三卷各有针对,又有几多道法,当是玄而又玄。
只是作为现代人的杨难,只当这《天元经》是有人写的幻想小说,他并不相信这书上的内容更不会相信这书中所记载的道法是真实的。
此书读完,杨难又开始无所事事起来,于是他便以此地为根据地,向四周查看,心想着是不是还能再发现一地,能再寻些打发时间的东西出来。
事实上,杨难想的有点多。这方圆数十里,独此一处,有山洞有石案有经书。
杨难不甘,但他又舍不得这处夜里能够安稳睡觉的地方,他只得乖乖地回到这里,把这书从头到尾翻看一遍,再看一遍
等待杨难能把这书倒背如流时,杨难在这地方已待了一年又三个月。这一日杨难闷的发慌,但又实在不想翻看那《天元经》,于是决定试着练练那经书中的道法术式,好歹也算给自己找些事做,这样就不会闲的发慌不是?
《天罚》中的三术六式不见,《渡亡》一卷有渡、咒、灭三类法,《人世间》一卷有阵、法、术、御四类法。
渡之一脉又有不同,有送葬、普度、念息等等分支,杨难自不多想,他按照《天元经》中术法先后出现的顺序开始修炼,第一个便就是这送葬的《送葬经》了。
《送葬经》比较简单,只要心无杂念地诵念经文便可。杨难念了几遍,把这经文牢牢记在脑海后,便开始了《送葬经》中的进阶学说——开眼见魂。
开眼见魂又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先天便是生而天赐的天眼,这眼厉害,不但能见魂,还可修成神通。后天之眼有强有弱,强的是由高级功法修成,能让诸灵现行、能看破虚妄,弱的大多由外物刺激而开眼,也就是看看鬼魂的程度。
这里有开眼术法一卷,又有开眼之物介绍,杨难一一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