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

    大学的日子即将结束,又到了漫山遍野哀嚎的季节。

    前朝的繁华不在,逢此时节,周落山上也只是游客寥寥。

    此时三世魂降世已是二十二年有余,名叫:杨难。

    在杨难还在襁褓时,他的父母曾在集市上为他卜过一卦,那九旬的老卦师摇卦后,先是看了签文,再看他许久,叹息,缓缓说道:“难从天来,祸事招摇,人未亡,寿一半”

    却不料老卦师说到这里,忽然咽气,看着这老先生缓缓倒地,着实让杨难的父母吓了一跳,所幸围观的群众为他们作证,那老卦师的家人找来时,这一家子才没在惊吓过后再吃官司。

    经此一事,他的父母给他取名——难。

    难随终生,愿天乞怜!

    命理玄学能够流传千古,确有它的不凡之处。说起来,这老卦师也是一位高人,时至今年,他的半截卦语应了一半。

    这杨难,打小就是病痛时至,不但如此,他这身子邪性,遇水成灾、逢火烧身、天降砖头拍脸、鸟飞头顶落屎任谁见了都要在心里喊上一句——这倒霉孩子。

    不过他这邪性并未长久,在他十六岁时得到破解。

    那一年,村子里来了一佛一道两个出家人。

    两人来到杨难家中讨水,其父母心善,茶水管够,这两人正喝水间,只见那杨难逢周五从镇上的中学里回到家中。杨难进的家门,正与那和尚四目相对,杨难乍看这和尚面熟,似曾相识,却一时想不出在那里见过,心中不禁念道说:“这秃驴,我怎么瞅着这么眼熟呢?”

    “咦,我怎么会骂他是秃驴呢?佛祖莫怪,真是罪过罪过。”

    这杨难看和尚是似曾相识,这和尚看杨难却心中明了,心中暗道:“这是找到了啊!”

    这时,和尚推了一下一边喝水一边与那杨难父母话些家常的道士,道士看和尚,和尚示意,道士转头望杨难。

    杨难一看这道士,心中再起涟漪:“咦,这道士看着也很眼熟,只不过,我怎么那么想锤他呢?!”

    道士望面,心中了然,只是看杨难魂光中有丝不洁,于是掐手暗算,但算来算去,却算不出个所以然,恨的这道士使劲一掐手指,差点把手指掐断

    得见正主,这道士与和尚也不点破,两人与杨难见礼后,便让开道路让杨难过的屋去。

    杨难回屋,这道士与和尚却没有立刻告辞,两人先是称赞杨难慧根深种、面目帅气端庄如此一番,夸的杨难的父母笑呵呵地合不拢嘴,而后这两人又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向杨难的父母打探起了杨难的近况。

    时年人实诚,两位并未多想,就把杨难的往事扒了个干净,末了,杨母还把杨难十一岁那年频频尿床的事拉出来重点讲了讲

    说到最后,杨难的父亲忽然回过味来,这一僧一道入门,却是缘分,不如趁这机会把杨难多灾多难的事情给两位大师说说,说不定这两位大师还能给解决了呢。

    于是,杨难的父亲话音一转,把话拐到了当年找老卦师算卦的那件事上

    “两位大师,有法破吗?”

    杨难的父亲一脸希夷望向这两人。

    两人微微一笑。

    “这有何难?”

    说着,只见这和尚伸手从挂在身上的布袋里取出一张纸符交给了杨父道:“这是平安符,你回头把此符贴在大门之上,厄运自销。”

    杨难的父亲看到这符慌忙称谢接过。

    这时,这道士看这和尚拿出这符心中不乐意了,心道:“好家伙,你这和尚不念经做法,却干起了送符的勾当,这是要抢我买卖啊!”

    “得,今日这事,让你抢了先,回头定得坑你一坑!”

    挠了挠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