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奏乐鸣炮。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储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叩首……

    然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阶段了,也就是传统的的三拜——一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至此结束。

    至于现在的拜堂仪式则有如下几个步骤:

    富贵人家婚礼实拍

    结婚典礼开始。

    新郎新娘和来宾入席就位。

    向新郎新娘献花。

    鸣炮奏乐。

    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

    主婚人致辞。

    介绍人致辞。

    来宾致辞。

    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及来宾三鞠躬。

    新郎新娘互行鞠躬礼。

    再往后就是喝交杯喜酒。

    需要说明,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代。

    在《礼记昏仪》中就有记载:夫妇共牢而食,合卺而握。合卺其实就是以一瓠瓜剖成两个瓢叫“卺”。

    举行结婚仪式时,新郎新娘各执一方即用酒漱口,就叫“合卺”。

    所以人们以合卺为结婚的代称,此俗演变到后来为吃“交杯酒”。

    喝完交杯酒之后,就是让人心情激动的花烛之夜了。

    在古代,婚礼中使用的蜡烛上多半绘有龙凤彩饰,后世以花烛喻为结婚。

    何逊《看伏郎新婚》诗云:“何始花烛夜,轻扇掩红装。”

    新婚这夜,新娘新郎通宵不睡,谓之“守花烛”。

    不守花烛者,新人睡后,搀扶、伴娘须时时进房察看花烛有无损漏,恐有不祥之兆。

    迷信者有“左烛尽新郎先亡,右烛尽新娘先亡”之说,故如一烛灭时,即将另一烛熄灭。

    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闹洞房环节。

    这也可以说是婚礼中最重要的阶段了。

    闹洞房除逗乐之外,还有其他意义。

    因为据说洞房中常有狐狸、鬼魅作祟,闹洞房能驱逐邪灵的阴气,增强人的阳气,据此有俗语:“人不闹鬼闹”。

    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说还是能增添热闹气氛,驱除冷清之感觉的,因而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暖房”。

    旧时代男女结合多是经人介绍相互之间比较陌生,闹洞房能够让他们去除陌生感,为新婚生活开个好头。

    此外,闹洞房还能使亲友彼此熟识,显示家族的兴旺发达,增进亲友间的感情。

    闹洞房活动进行到一定时候,新郎要领着新娘“作揖认亲”。

    凡是男家的尊长,都要在傧相的赞礼声中一个个进来让新郎新娘拜见,而且要赏一个红包给新娘作见面礼,称之为“作揖包封”。

    同时,长者要拱手回个“半礼”。

    这种仪式,能够显示一下家族的团结。

    闹洞房是“三天不分大小”,新郎新娘乃至新郎的父母往往会被他人甚至晚辈们取笑捉弄,被捉弄取笑者不能生气,以免破坏新婚的喜庆气氛。

    当然,闹洞房的人也不能太出格,闹得太久也影响新婚夫妇的休息。

    特别要注意不可过分粗暴引发不文明的事。

    当然,上面说的是取普通人家的姑娘,如果你要娶的不是一般人,而是有权有势人家的女儿,或者是公主的话,那其中的礼节仪式就更加麻烦复杂了。

    不过话说回来,公主可不是你想娶就娶得到的呀,别说平民百姓,即便当官,你只爬到中下级官位的话,要娶公主基本上想都不要想,因为这就叫门不当户不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