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宋朝的话,关于结婚方面的利益,也很有趣,因为宋代女子的小日子整体还是过得比较滋润和舒适,也是较有地位的。
虽然大家觉得宋代创建了理学,肯定十分封建保守,但是其实的话,作为始作俑者,宋代本身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是一直到了明朝后,朱元璋全面继承朱程理学,妇女才被严酷摧残,所以在宋朝当时,男方对女方并无过分的要求。
要知道唐朝的时候,婚礼一般的都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
但在宋朝的时候,只保留了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个程序。
这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礼仪已经过时了,不过结婚的礼仪却并没有变的简单,而是更加繁琐了。
因为宋朝又出现了一些新的习俗,由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
所谓的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女双方约定一个日期,双方见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
如果不中意,则要送上彩缎,称为“压惊”。
通资财是在通婚书上除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外,还要写明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彩的表现十分明显。
在亲迎之前,南方要送花粉一类的东西“催婚”,女家要用帐幔,被褥之类的装点新房,称为“铺房”。
迎亲时,新郎领着花车或花轿来到女家,花轿迎亲由此开始。
新娘上轿后还有讨吉利钱要喜酒吃的习俗。
来到男方的家门口,新娘下来,有“撒谷豆”求吉利的做法。新娘入堂后又有“拜堂”活动。
新婚夫妇手牵“同心结”,宋代称为“牵巾”。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
交拜后新人坐于床上,行“撒帐”、“合髻”之仪。
合髻就是新婚夫妇各剪一缕头发,结成同心结的样子,作为婚礼的信物。
此后还有除花、却扇的仪式,直到灭烛为止。
在灭烛的这一段时间里,前来的宾客无论老幼都可以恶作剧,刁难新人,这就是我们现在“闹洞房”的前身。
第二天早上,新婚夫妇拜过公婆,婚礼才算结束。
而且在宋朝结婚,最花钱的不是男方,而是女方,嫁妆贼吓人,真的,这么说可能太笼统,大家不太了解,这样,作者菌可以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小栗子。
像是,宋孝宗淳熙七年,有两个书生去杭州赶考。一个书生是福州人,姓黄;另一个书生是徽州人,姓王。
王生年长,黄生年少,二人在杭州相遇,聊得非常投机,结为忘年之交。
熟识之后,王生便对黄生说:“君若登科,当以息女奉箕帚。”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黄老弟啊,你这次要是能考上进士的话,我就把我闺女嫁给你。
黄生听了以后,自然是大喜啊,因为这意味着一旦考中就双喜临门,于是他忙不迭的就抖擞精神去应考了。
而且在这件事的刺激下,他是在考场上超常发挥,成绩优异,来年开春放榜,竟然真的高中了。
王生成绩差,不幸落榜,但他不失前言,果真把女儿嫁给了黄生,并且陪送“奁具五百万”,让女儿带到黄家的嫁妆极其丰厚,价值五百万文。
大家可能要问,五百万文到底是多少钱呢?
作者菌查了一下宋孝宗淳熙七年的物价,户部在江浙、淮南、福建等地采购大米,每斗均价四百文。
照此估算,五百万文能买一万两千五百斗大米。
而南宋官斗为七千毫升,也就是一斗能盛米十斤,一万两千五百斗即十二万五千斤,按当前普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