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就是芦苇)苍苍,芦影婆娑,水草丰美,林木繁茂,山花烂漫。山林间狼奔豕突,群鹿出没,雉鸡长鸣。泊中鱼类繁盛,水鸟云集。放眼望去,清澈河水,失无边涯。

    “河的主流沿南面龙头山山根向西流去。在水泊的下游,也就是在靠西南的半山腰间,诞生了距今约八千年的大地湾人。据考古发现,大地湾人创造了清水河流域乃至中华民族远古灿烂的文明——大地湾文明。她刷新了中国农业c制陶c文字c建筑c材料c绘画六项‘中国之最’。开创了中国宫殿建筑艺术的先河;她的地画改写了中国美术史,将其前推了两千年,堪称中国绘画的鼻祖。

    “随着气候的变迁,水泊逐渐缩小,这一水泊区域后来被史学家命名为——大地湾。这一个大弯,也是这条河上的唯一不直之处。依山而居的大地湾人也陆续迁移到平坦的河川地繁衍生息。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族,叫戎狄;建立了自己独立的小国,叫西戎;修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首都,叫蒹葭镇。西戎藉此地温润的气候,丰沛的水源,茹毛饮血,刀耕火种,在清水河一带过着富庶安逸的生活。

    “秦之先人,在春秋末年与东方诸侯国多次交战失利后,后退并翻过西陇山,灭西戎。清水河流域作为秦人的大后方,为秦灭六国积蓄了物质和精神方面的力量。近年在苏家河之北之掘得一战国秦人墓可佐证之。从此,西戎之地就归属于秦国的统治之下。

    “一位落魄失意,愁思百结的民间艺人,在一个秋风凄厉的清晨,坐在满是蒹葭的水泊边上,看着一眼望不到边的河水,唱出了自己心中的咏叹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歌词后来被孔子编入《诗经》里。”

    如果从《诗经》的起源算起,这个镇最少也要二千五百多年。蒹葭镇这个名字,可能在那时很普通,它所赋予的意义是后人的一种偏爱。

    这段文字记载的事实,毕竟距今已二千多年了,有些情节倒与正史记载有吻合之处,我们姑且把它看作一段充满浪漫c悲壮c血腥与辉煌的历史吧!

    先有清水河,再有蒹葭镇,后有蒹葭诗,顺理成章。这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无论是历史,还是故事,无一例外地验证了中国人治学传统的一面。论及历史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若论及当代,则顾左右而言他。

    清水河,是一条自东向西流淌的河流。从发源地西陇山到向西注入渭河,也就一百五十来里的长度。它的整个流域,百分之八十是呈直线型流动,很像一条人工雕琢的护城河。这一地区,属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的过渡地带,既有长江的秀美,也有黄河的浑厚。

    文东师范学院文史系的秦汉黎教授,对家乡蒹葭镇人文地理历史的研究情有独钟。谈到激动处,眉色飞舞,手舞足蹈,坐在沙发里的人会不由自已的站起来,挥动着手,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蒹葭,大概是中国最早的朦胧诗吧。蒹葭二字似乎天生就是给诗歌作题目的,在纸上写,耳边听,嘴中念,心里想,都那么美,那么可思而不可言。这两个带草头的汉字也特别像身段娇好的美人,还带着那么点山野气,露水味儿。正如《人间词话》所说:‘《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蒹葭这首诗,是《诗经》中的‘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陇山,当地人叫关山。从东向西沿着清水河的北面一直向西延伸,在整个清水河流域形成了一个狭长的盆谷地带。非常适宜人类的繁衍生息。据我的考证,这个地方远离中原,除了三国时的街亭一战后,又过了一千七百多年,红军徐海东的部队翻过陇山,只是路过蒹葭镇,没有打仗。这儿确实是一个平逸安静的地方,这在中国内战不断的历史长河中,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人间四月天,历史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