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却说糜竺欲在兖,青二州之地实行科举制,可这个时代没有人知道什么叫科举制。为了让科举制能顺利开展下去,糜竺特通知郡守以上官员来镇东将军府商议。

    这些官员得知纷纷前来将军府。众人聚于将军府,相互交头接耳,讨论什么叫科举制。这时候看到糜竺到来,众人站两边向糜竺行礼,糜竺从中间走过,坐在正上方的胡床。【所谓胡床,汉灵帝时从北方胡人传来,类似马扎,大概是椅子的前身,毕竟椅子这种叫法是出自唐朝】

    糜竺见大家行了礼,就叫众人跪坐在两边。就说说这个将军府大概占地就有七十亩,这个议论的大厅差不多就有一亩田这么大,在古代也相当不错了。

    糜竺咳了几声,大家安静了后,说道:“今召集诸位前来商议实行科举制度。”

    大家都知道这次是商议这个科举制,但都不懂,这时候,郭嘉离座起身问道:“主公,恕吾等愚昧,尚不知何叫科举制?”

    “科举是通过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吏,采用分科取士。”糜竺认真说道。

    众人听到糜竺说科举是以考试来选拔官吏的,顿时议论纷纷,大厅一片喧哗。

    坐在右侧的张昭一时也感到很好奇,自己读书至今,虽知道之前的察举制,尚不知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吏。便转身对旁边的程昱说道:“程别驾认为科举制如何?”

    “张刺史,老夫认为科举制以考试来选拔官吏,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可以使出身寒门有能力的读书人来当官,大大有利于他们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张别驾所言跟老夫所言极是。”张昭摸着自己的胡子笑道。

    之后,糜竺跟大家解释科举制如何实行。

    “今吾将科举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作常科,由吾下令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作制科。”

    糜竺又声明科举制度分两大类:武举和文举。武举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跤。武举名次分两等(第一等为此次参试者前九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二等为第十名至第二十一名共取十二名。)

    文举考试以明法(明法考法律条令,现今以大汉法律为主)、明经(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和进士(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三科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又划定文举考试诗赋,文章,经义的范围:《诗经》、《书经》、《春秋》、《礼记》、《论语》《孟子》、《周礼》、《孙子兵法》和《六韬》。

    糜竺将兖州濮阳城的学府改为翰林院,为最高学府,各州设书院,各郡设学堂,各县设学校【这时候就不取名私塾了,还是学校好听点】。由祭酒蔡邕为翰林院最高官员,拜翰林院祭酒,负责翰林院大小事务。

    制度考试制度,一级一级往上考,各州书院考生可参加所在州书院每年考试,前三名可出任所在州郡县以下官吏。翰林院考生可参加翰林院两年一次考试,前六名可出任兖,青州及郡以下官吏。

    话说糜竺所提的科举制正在实行。

    公元一九二年十一月,在濮阳城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负责这次考试的主考官是军师郭嘉,明法科主考官是兖州别驾程昱,进士科主考官是翰林院祭酒蔡邕,明经科主考官是抚军中郎将,濮阳太守荀彧。相对的是武举,武举的主考官为昭武中郎将荀攸,副主考官是长水校尉李典。

    兖,青二州及全国各地有本事的人都纷纷前来报考。

    “听说镇东将军糜竺实行科举制以考试选拔官吏,近几日正在招生应试呢!”

    “今有不少人前去报名考试了。”

    “过一会,吾也去报名一试。”

    在酒馆的几个人议论道。却被旁边的一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