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摞老书里挑出了这两本书之后,吴中元并没有立刻翻阅,他在犹豫要不要看。
如果这两本书对他和师兄有帮助,师父在世时早就教给他们了,师父之所以生前不予传授,就说明学了这两本书里的内容对他们二人有害无益,至少师父是这么认为的。
但这两本书应该还是有价值的,如果全是封建迷信的余毒,那师父临终前肯定会将它们烧掉,但师父并没有那么做,而是将它们藏在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对数学一点提不起兴趣,可是偏偏数学又是文科理科都必须得考的。
他虽然穷,却没有学校的补贴,也没有哪个慈善人士的救助帮扶,这倒不是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也不是没人愿意资助他,而是林清明不让他接受别人的帮助,林清明总是说人情债是最难还的,能自己处理的事情,最好不要求人。
高考前夕的晚上,林清明打来了电话,告诉吴中元自己不想在邻县的矿上干了,要回黄县工作,具体干什么林清明没说,只说等他考完试来学校找他。
这几天医院也没动静,这一点令吴中元如释重负,他最怕自己的事情泄露出去,被有关部门抓起来进行观察研究。
高考来临,考生一个个如临大敌,吴中元倒不怎么紧张,不能报考军校和警校,别的学校他都没什么兴趣,而且大学花钱比高中还多,一年得好几万,考个本科得读四年,还不如念个三年的专科,还能略微减轻一点儿师兄的压力。
考完了,同学们一个个既紧张又兴奋,凑在一起提前商议报什么大学的什么专业,前瞻幻想美好的大学生活,对此,吴中元很不积极,原因很简单,谁都知道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所谓的读大学大部分人都是去谈恋爱的,谈恋爱是要花钱的,他可没那闲钱,还有就是自己基因异常,找个女朋友不是害了人家吗。
不过他虽然无心恋爱,却有女同学喜欢他,倒也不是因为他长的帅,实事求是的讲他也不是那种很英俊的男生,学习成绩也只能算过得去,但还是有女同学喜欢他,至于原因,他想不通,或许是文科班男生少的缘故吧。
马上要离校了,少男少女青春的騒动达到了巅峰,离别的情绪演变成了感性的盲目,很平常的毕业离校被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幻想成了悲情刻骨的生死离别,校外的小旅馆,校内的大树下,宿舍里,教室内,到处都是盲目本能的冲动,肤浅廉价的誓言。
吴中元一天之内收到了两封情书,还有一部新手机,情书写的言情并茂,感人至深,但吴中元看完之后却发现这两个女生喜欢的并不是他,他并不是对方情书里所描述的那样,他只不过是对方动情之下感性幻想的一个载体。
送手机的那个跟他是一个镇的,人长的也很漂亮,手机是装在一个大信封里的,除了手机,还有一张字条,字条上只有一句话,‘我不想与你失去联系。’
这个表白够深情,够直接,但吴中元还是把手机还给了人家,原因很简单,这女同学不是头一次送男生手机了,而且此前他还看到这女同学自学校门口上过不同男人的轿车。
不是每一个美丽的容颜后面都有一个美丽的灵魂,也不是每一句美丽的话语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真相。
林清明来了,是坐着奔驰轿车来的,穿的很体面,吴中元险些没认出来。
林清明来去匆匆,简略的说了几句话,留下一部手机和两千块钱就走了。
奔驰轿车自然不是林清明的,林清明之所以能坐,是因为他做了赵大中的保镖,这个赵大中可是个名人,搞房地产的,黄县首富,全国知名,手下有好几家公司,黄家村搞度假村的那个公司就是他其中一家子公司。
赵大中为什么请林清明做保镖并不难猜,花衬衣带去的那群地痞都被打断了腿,医药费少不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