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端木彤走在清冷的胡同里,忽然很想念他的父亲端木红旗。一看时间尚早,索性停下脚步,找了个台阶坐了下来,点了根烟,静静地在这夜色里思索c沉醉。

    烟圈在暗夜里升腾,袅袅地飘起再消失,端木彤的思绪也飞回了三十年前的西北境老家。那里是观澜星上唯一一处戈壁滩,戈壁滩深处有一个无名小镇,也是那打素国某军工企业下设的一个研究所,代号520。小镇居民全是研究所的职工和亲属,镇上有医院c学校c商店和工厂,也都是研究所的下属单位,因此,小镇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社会。

    端木彤在这个小镇出生,又在这里度过了幼儿园c小学和中学的时光,对这里的一草一木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小镇有一条人民路,从东到西;还有一条建设路,从南到北,小镇所有的单位和住宅都分布在这两条路上。人民路和建设路交汇处的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战斗英雄阿卡摩斯像。

    研究所位于广场东南侧,一个挂满灯笼c插满红旗的大院门进去,有四栋巴洛克式建筑风格的大楼,正对院门的是主楼,所领导就在这个楼里办公。

    在小镇这样一个封闭社会里,政企合一,研究所的领导也是小镇的领导,纪律长算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所班子九人,以及下属大大小小几十个单位的班子成员,都是纪律长的监督对象。

    端木红旗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名字也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他的父母响应国家号召,从端木氏聚居的坚江郡举家远迁到茫茫戈壁滩深处。端木红旗从技术员做起,一步步走上领导岗位,在不惑之年成为研究所的纪律长。

    研究所的人员来自五湖四海,鱼龙混杂,风气和氛围并不理想。所长信春龙是军工系统的老人,作风强硬,简单粗暴,信奉“一支笔张嘴”,凡事都要说了算。第一副所长杜如松年轻有干劲,思想开明,作风民主,柔中带刚。两人行事风格不同,自然很多时候产生矛盾,一个要搞一言堂,一个要民主集中,摩擦时不时地发生。

    相应地,所里大大小小的干部也分成两派:信派和杜派,两派势均力敌,互相拆台,好好一个研究所被弄得乌烟瘴气,生产经营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作为纪律长,端木红旗选择不站在任何一方。所里这种状况,让他心急如焚,不止一次地向上级纪律局报告,可总是等不到答复,盼不来工作组。端木红旗只能选择从下属单位负责人那里打开口子,查处了几个涉嫌贪污受贿和失职渎职的干部,这些干部里,既有信派的,也有杜派的。

    压力也接踵而至,信春龙和杜如松轮番找他谈话,要求他在处理自己的人时能网开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端木红旗是个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人,顶住压力,处理了所有有问题的干部,也就同时得罪了信春龙和杜如松。

    信杜二人的矛盾还在激化,端木红旗也因为一件事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这一年,所里接到了一个大单,设计加制造一条龙,标的额非常可观。不过,制造的既不是飞机大炮,也不是枪支弹药,而是——机器人,这显然不在520所的业务范围之内,而且,他们也没有这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这样一笔极不符合常理的业务,居然在没有报经集团总部批准的情况下,在班子会议上通过了,尽管杜如松极力反对,但八票对一票,这次信派大获全胜。

    这件事让杜如松和端木红旗站在了一起。在杜如松的鼎力相助之下,端木红旗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查,基本可以肯定,这笔业务的背后存在巨额利益输送,且有证据表明,班子会议召开之前,信春龙分别找了其他领导做工作,要求他们投赞成票,事成之后有好处。

    这件事太重大了,问题太严重了,事件的主导者是信春龙,是端木红旗的领导,所纪律局没有权限也没有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