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有关夫妻的谚语老话很多,像夫妻没有隔夜仇;知冷知热是夫妻;夫妻多恩爱,神仙也不怪等等。夫妻间还有“八互”:互爱c互敬c互勉c互慰c互让c互谅c互助c互学。这些谚语和老话,就像一面面镜子,如同一句句宝典,神鞭仙棍般地印在人们的心中,成了夫妻情感中的座右铭和天平秤。如果要用这些来对照c衡量我的爸爸妈妈,他俩之间有夫妻恩爱,有战友情意,当然也跟绝大多数家庭一样,也有锅碗瓢勺磕磕碰碰的时候。

    记不清哪位名人曾这样说过,女人的一生就是一部爱情的历史。不错,在妈妈的眼中,丈夫的优点很多,就像那盘根交错的树根一样,一直维系着这棵“大树”的稳定和昌盛;在妈妈心浪如潮的情感中,频频拍击着她那欣慰的堤岸,留下那一串串夫妻之间如影随形c通情达理的生动故事。

    妈妈是幼教工作者,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而且讲得有声有色c楚楚动听,很快就能让小朋友们聚精会神c兴趣盎然起来。但听妈妈给我讲她过去的故事时,却是另一番情景了:她那成熟的心态和老成的话语,带着幼儿园主任的领导口吻,有条理c有层次c出口成章,仿佛字里行间里给人以坦诚和信心,还有她那情深意重c如歌如泣的人生。

    常言道:不理家务事,不知生活难。在妈妈人生的词典里,家务事的辛苦和繁忙,牵挂着孩子的冷暖,还有她那日常上班的工作,多重压力哗哗啦啦地迎面袭来,无时无刻地呈现在妈妈的脑际里,就像朦朦胧胧的雾雨浸透了她的心一样,感到湿漉漉c潮乎乎的,一刻不想都不行。

    正因为有这种多重压力,妈妈的情感常常需要丈夫的支持和帮助,去抚慰她那颗辛苦而又繁忙的心。记得父亲当师参谋长时,家里发生了一件令妈妈头痛的事儿,弄得她既着急又无奈,焦灼的心里布满了愁绪。妹妹崔虹小时候脚上长了好几个鸡眼,形如黄豆那么大的硬斑,呈圆锥状,嵌入皮中,走路时常常因磨擦或压迫疼痛。

    妈妈也尝试着用热水泡足,贴膏药等办法去鸡眼,效果都不太理想,可谓是,心急如焚无处觅,茫茫然然愁云浓。苦心人,天不负。经四处打听,同事推荐,妈妈听说开封市有位治鸡眼的大夫很有名气,不论是中药贴敷,还是做手术,手到病除,愈后效果很好。

    妈妈把这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听后欣喜,盼望能为女儿早些治好鸡眼的心情,来得是那么迫切!那么火急!他专门请了假,来回背着女儿,步行十几里路,和妈妈一道为女儿寻医治病。

    那时,从空军大院到市里的路很不好走,一路尘土,一路泥泞,坑坑洼洼c高低不平。父亲背着女儿,弯弯绕绕c深一脚浅一脚地走着,尽心竭力c毫无嫌累之感觉。望着丈夫额头上渗出的汗珠,妈妈心里是一阵感激阵谢忱,他不愧是孩子他爹,深深地被丈夫勇于担当c乐于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1958年,是爸爸妈妈结婚5周年的日子,父亲的家乡发生一件令人心急火燎c迫在眉睫的事情。父亲有个侄儿叫崔卫华,在江苏东台老家务农。他的命也挺苦的,从小丧父,15岁时亡母,只留下他茕茕孑立一人,一半参加生产队劳动,一半靠吃救济度日。也就是在这一年,他得了伤寒病,持续高热c腹痛c身体虚弱c骨瘦如柴,已经到了奄奄一息c可怜兮兮的程度。

    处于同情和怜悯,还有父亲是战斗英雄,涉及军民关系的缘故,有人写信把情况告诉了父亲。信的大概意思是:崔卫华得了伤寒病,公社缺医少药,有些药买不起,救他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再不对症下药c积极治疗的话,崔卫华的生命就危险了。

    信的最后,还一连用了几个感叹号,让人感到十万火急c刻不容缓,就像那一支支出弓的箭儿,嗖嗖地命中靶心:“快快!快救救他吧!他的生命随时都会结束!眼下救人最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