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房再正常不过。

    只是连儿子都搞出来了,家里人一个不知道不说,还在被赐婚这当口,带着小妾回京,这不是打人陆家的脸吗?

    陆大人爱女心切,当夜便气得长跪在宫门前,大骂武夫粗人不知廉耻,坏了礼法,不给人活路。哭天抢地,央求新皇收回成命。

    可皇帝开口,金科玉律,岂能随意更改?

    陆大人到底还是被同僚强劝了回去。

    没过两天,薛况带回来的那一名妾室便传水土不服,得了急病,不幸没了。被人抬出府去,草席一裹,扔去了乱葬岗。

    大概是将军府那几位话事的也知道,此事是他们薛府理亏。

    不过那五岁的小孩儿,却没处置,养在了府里。

    陆氏一门诗书传家,一屋子读书人,没想过把人逼上绝路,更没歹毒到还要个瘸腿小孩儿的性命。再又是薛家血脉,回头得叫自家小姐一声“母亲”,到底没再追究,由了他去。

    等到成亲的那一日,一家子吞了千般万般的不忿进肚,忍气把个心疼得跟眼珠子似的宝贝姑娘,嫁进了薛府。

    薛家长房长嫡前些年参战,葬身沙场,嫡次子薛况便成了继承家业的人。

    陆锦惜虽性情温婉,处事懦弱,也没什么手段。可因着薛况的身份,也有惊无险地成为了将军府的掌事夫人,勉强处理着府中大小事宜。

    成亲的当年,她便怀了身孕,生了位千金。

    次年薛况被调去了边疆,开始领兵作战。

    三年荡平敌寇,五年收复玉门,执掌虎符,可调兵百万,官封大将军,一时令夷狄闻风丧胆。

    于大夏而言,那无疑是难得的风光时期。

    只是这段时间,薛况极少回府。

    少年夫妻,聚少离多。

    陆锦惜封了一品诰命,陆续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到第六年终于怀了第三胎。

    也就是这一年,西边匈奴大举进犯。

    薛况百战百胜无败绩,已经是大夏最亮的一杆军旗,自然责无旁贷,领命之后,立刻发兵,西进迎击。

    一月里,函山关一役,夏军大败匈奴,彻底击退敌人。

    可在捷报从边关传来的同时,一个惊天的噩耗也随之传来,震动了朝野——

    年仅二十七岁的大将军薛况,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薛况久战匈奴,杀敌无数,西域上下各族无一不恨之入骨。

    函山关一役,匈奴军队得了号令,薛况若死,大夏三十万大军,不堪一击,不足为虑。

    所以,此战不惜一切,先斩薛况头颅!

    幸存的将士说,那是一场极为惨烈的围杀。

    最终,他们甚至连薛况的尸首都没找齐,仅拼凑出了残缺的宝剑银枪,牵回了那一匹瞎了左眼的乌云踏雪

    京中将军府里的陆锦惜,听了这消息后,惊痛交加,眼前一黑便晕了过去。

    她人在孕中,受惊之下,自然早产。

    当时情况凶险万分,皇上给太医院下了死命:一个是薛况孀妻,一个是他遗腹子,大人小孩一个也不许出事!

    于是,大半个太医院都挤到了将军府,乱做一团。

    幸好老天垂怜,陆锦惜险险从鬼门关前捡了条命回来,平安诞下麟儿,便是薛况唯一的嫡子。

    她抹着泪,为此子取名为“迟”。

    后来

    顾觉非就不大清楚了。

    因为在那之后不久,他便心灰意冷,一怒上了大昭寺,再没回过京城。

    不过猜也知道,陆锦惜性子太温软,在家宅里显得懦弱好欺。

    偌大一个将军府,头上有太夫人c夫人和长公主,左右有小叔子c小姑子和妯娌,下面有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