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事至今日,和平确已完全绝望,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御侮救亡,义无反顾。兹应郑重声明者,上海和平既为日方炮火所震毁,而我祖先惨淡经营之国土,又复为敌军铁骑所践踏,不得不以英勇自卫之决心,展开神圣庄严之抗战。”

    同时张将军慷慨激昂地表明抗敌决心:“本军所部全体将士,与暴日誓不共戴一天。我十万健儿之血肉,即为保卫国土之长城!绝以当年喋血淞沪c长城之精神,扫荡敌军出境,不达保我领土主权之目的,誓不终止。”喊出了全民族的心声,给了前线将士巨大的鼓舞和激励。

    日本政府于8月15日也对战争发表声明,居然说:"为了惩罚中队之暴戾,促使南京政府觉醒,于今不得不采取断然之措施",把侵略别人说成自卫,真是无耻到了极点。随即日本大本营下令编组上海派遣军开赴上海作战,主要有第3师团(师团长藤田进)c第9师团(师团长吉住良辅)c第11师团(师团长山室宗武)等部队,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

    而在另一边,国民政府也在15日下达总动员令。已经就任最高统帅的蒋介石,将全国划分为5个战区。上海方面属第三战区,冯玉祥为司令长官,顾祝同为副司令长官,陈诚任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集中了30万兵力作战。就在当天的早晨中队第9集团军攻击据守上海市区约15万日军,重点指向日海军陆战队主力所在的海军营房,但因日海空军实力远超中队,故我军损失惨重,多次攻击亦未能成功

    8月18日,蒋介石再发告抗战将士书,以持久战c消耗战制倭寇之速战速决,以逸待劳,以拙待巧,以实击虚,以静制动,拼死抗战。

    列车于18日晚到达上海郊外的南翔车站。部队下车以后,按照18军所属第三战区第9集团军的安排,先前往大场镇地区集结。11师同时按照命令,先将31旅调拨87师指挥,11师师部指挥38旅在大场集结后向江湾顾家宅前进。

    8月21日,日本“十月方略”出台。经陆c海军统帅部反复讨论,两位总长复谒日本天皇,对天皇18日垂问作出如下奉答:确保平c津地区安定,同时对位于河北省中部的中队以痛击;确保上海,使中国丧失经济中心,同时对中国实行海上封锁,以威胁中队的生存;以上决策力争10月完成,估计那时可能使中国屈服而获得结束战争的机会。据此,天皇于8月31日下达敕令:三个月灭亡中国。这就是日本的“十月方略”。8月21日,《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在南京签订。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发布改编令,同意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历时半年的国共谈判终见了结。至此,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南京军事委员会鉴于战争扩大,遂在8月20日颁发战争指导及作战计划,以达成持久战的基本主旨,拟定攻守计划,并分为五个战区,其中淞沪地区属第三战区。在整体上,中队以一部集中华北,重叠配备设防,阻击华北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同时以最小限度兵力守备华南沿海各要地。最后,中队主力应迅速扫荡淞沪日海军根据地,成功阻止敌军登陆,并确保了山东c山西,力求争取时间以牵制消耗敌人。

    8月20日晨,中队发起第四次攻击,陆军第36c87c88师正对盘踞虹口c杨浦地区的日军发起攻坚战。由于南京大本营曾先后三次命令前线部队暂停进攻,致使日军得到增援,加上攻击部队缺少重武器,攻势虽然猛烈,仍然没有达到攻克虹口c杨浦日军据点,扫荡入侵上海日军的战略目的。第11师到达上海后,暂时编入第9集团军,由该集团军总司令张治中将军指挥,经指令,第11师和新到上海的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第2团胡启儒部进入江湾地区,作为攻击军的总预备队。8月20日晚,张治中将军指挥第36c87c88师继续猛攻虹口c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