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景不错,老天爷照顾,没闹什么虫害水灾,倒也能担得上风调雨顺这几个字了。
再加上朝廷征收的赋税也没有前些年那么重,毕竟不打仗了,收税的项目自然不会再有先前那么多了。
王家的大门早早的就锁上了,天刚刚蒙蒙亮的时候,王父便已经下地干活去了,春种的时候可耽误不得。
虽然两个儿子在城里都过的还行,家中早已不靠这几亩水田开锅了,但是王父却没有丝毫怠慢的意思。
用他对家里人说的话就是,“这田里没种点东西,这人心里啊,就空空落落的。”
所以虽然村里不少人对于他家的境况都羡慕的很,他却没有什么变化的意思,还是如同以前那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的身体本就够壮实,所以一个人作田,虽然有些累,但一段时间下来,倒也慢慢重新适应了下来。
等晚上扛着锄头回村,一个个笑着打过招呼,对于村里人的打趣也不在意,只是笑笑便不再多说。
锅里早上留下的饭菜还在炖着,手稍微探了一下草木灰的余烬,还带着些许温度,有了底之后王父也不急,先是往锅里加了些水,从草木灰中扒拉扒拉,将一个小罐子掏了出来,才重新往里面塞了些柴火。
等火焰重新烧起的时候,看着炉子中的火光,他突然定住了一下,二儿子现在做到了账房先生的位置,混到倒是不错,估摸着这两年肯定能寻找一门好亲事。
大儿子没有继续在县城待着,反而跟着人一头钻进了各个村子里,摇身一变成了十里八乡都有些名气的“大厨”。
虽然没有二儿子那般出息,但是倒是比自己这些种地的苦哈哈的日子,要轻松的多。
更不用说,大儿子每次去帮人做席,都能混个油饱,如果不是他本来就不喜静,没事到处各个村子的窜,只怕要养出个大脖子出来了。
只是,火光静静的烘着他的面庞,一时间,他的心思不禁有些失落。那两个儿子虽然不在身边,但是好歹偶尔还是能见上一面。
小儿子却没有了什么消息,出去闯荡江湖便闯荡江湖,那个孩子大小就与家里的其他人不同,所以对于二小要闯荡江湖的想法他自无不可。
毕竟对于一个一辈子基本就在这方圆几里没有出去过的男人来说,自己的孩子出去闯荡闯荡,趁着这太平年景涨涨见识,也不是什么坏事。
再加上二小的师傅可是算过卦的,那孩子福星高照,肯定啥事都没有。
不过,连过年的时候,都没有回来,第一次过年的时候家中缺了一个人的记忆,还是让王父有些感叹。
不知不觉中,孩子都已经长大了,虽然他的身体依旧硬朗,只是现在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连续干个一整天了。
他倒不太担心二小的安全问题,只是有些关心二小过得好不好,能不能吃得饱,穿得暖。
说其他的东西,对于这个男人来说,都太虚了,他也不会在乎什么江湖上的名声,什么威风之类的。
在他的眼中,孩子若是能吃饱穿暖,再能看看世面,就已经是极好的事情了。若是能带个媳妇回来,那就更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想着想着,猛地一回神,看着锅里已经沸腾了热水,和架子上冒着热气的饭菜,王父没有再想,随手收拾了一下,该是时候吃饭了。
他也没有什么多愁善感的心思,孩子第一次没有在家过年而已,偶尔想一想便是,倒也不会一直想着,挂念着。
只是吃饭的时候,他仍是不免想起,那个与其他两个儿子似乎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孩子。
而在村子另一头的小道观中,道观的香火一直都是这样,不温不火的状态,老道士也没有再收人的意思,二小的表现已经让他喜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