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斗的爷爷痛打一顿。范永斗的父亲气得偷了一辆独轮车远走独石口。范永斗的父亲从小生意做起,日渐充裕,十二年后回到张原村,用赚的钱一口气买下六十亩枣园。

    范永斗弟兄三个,永魁、永星、永斗,范永斗是老小,人称范三儿。范三儿的父亲带着大哥永魁重返独石口,又用了十年时间,攒了足足数千两银子。

    范三儿承了父亲和大哥的生意。以这区区数千两银子作为本钱,打拼于长城的各市场外围。

    范三儿深知自家没有背景,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跑得比狗勤,拼得是信誉,专接大商人们漏下的小生意。

    但是这几年同察哈尔的互市时断时续,范三儿也就是勘勘维持一个不赔不赚。

    得知张家口有这么一次入市的机会,范三儿毫不犹豫地从独石口跑来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

    满洲是个什么部落范永斗不知道,但他知道在草原上布匹和绸缎就是钱,草原上有钱的王爷最喜欢的就是江南的高级蟒缎。范永斗以每匹蟒缎四两五钱的价格,把自己的几千两银子全部换成了最高级的杭州蟒缎。

    在市场里晒了半天的日头,突然有人喧哗:“来了,来了!”

    范三儿一个机灵打起精神,市场的边门鱼贯而入十几名达子。

    范永斗热情地招呼:“达达,吃了吗?”

    元明时期蒙古族称呼父亲为“达”、“达达”,因为蒙古人游牧以家族为单位,所以也有“首领”,“大人”的意思。山西、陕西北部的汉人渐渐地接受了这一个叫法。

    以范永斗的经验,见到口外的皆称“达”,见到口内的皆称“爷”,和气生财错不了。

    达子伸手抚摸着范永斗的蟒缎样品,问:“怎么卖?”

    范永斗满脸堆笑:“上好的杭州缎子,摸上去就像婆姨一样,一匹只要五两五钱银子。”

    范永斗等着达子还价。

    达子一挥手,“全要了!”

    范永斗直觉等脑袋砰的一下。

    交了抽分自己一笔买卖就能挣二百多两!幸福来得太突然。

    达子把缎子在脸上来回蹭,笑得漏出一口大黄牙:“我把这些缎子带回沈阳,一匹就值二百两!”

    ——————

    参考资料

    本章涉及的史料

    《满文老档》六月档

    二十三日,大军次豁儿托地方。

    是日,遣爱巴里、喀木图往阿济格贝勒处。

    是日,遣往阿济格贝勒处之达雅齐塔布囊即前来报消息曰,明遣人携货来张家口边门与我贸易等语。

    二十四日,大军至张家口边外喀喇巴儿噶孙地方,列营掘壕。

    是日,遣往阿济格贝勒处之龙什、白格依还。

    是日,遣巴都里率每旗大臣一员,尽携诸贝勒大臣银器往明张家口贸易。

    档崇原注:昔太平时以银五两四两即可易得蟒缎,自兴兵後,攻取辽东、渖阳,在国内贸易时,一疋蟒缎价值二百两。此次,以每五两六两即可易取蟒缎。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