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随着王二牛带领的后续人马的到来,神农河畔一下子热闹起来。
杨日天手下聚齐了一个战兵队,四个民兵队,一共一百一十九名战斗人员。杨六郎带着三个队驻扎在下游营寨,尕李广带着两个队同总部一起驻在上游。
狼山堂的袍哥十八人,并不算士兵的编制,同样驻在上游。
巴特尔他们最终赶来的二十六人,负担了往来运输和游动警戒的任务。
最热闹的是王二牛带来的一个生产队男丁。二牛请示了孙一,直接把总部营寨南边的一大片土地划成了这个队的住宅区。住宅区中心是预留的学校c场院c寺庙和戏台,一条南北大街直通总部营寨和神农河,沿着东西向的几条大街,整整齐齐的是每家两亩宅基地。狼山的两亩地,换成英尺都上万了,即使在后世的美国也算超大的院子,看得孙一直眼热。
这队的男丁,立刻“搬”进了自己的“家”。偌大的院子里,搭一个个小窝棚,或者干脆挖个地窝子,只要总部没有差使,天一亮主人们就开始不知疲倦地收拾自己的“院子”,一直忙到晚上看不见为止。
孙一并不着急对土匪发动进攻,杨日天每天都在抓紧时间训练人马。参谋部一成立就发挥了作用,个老军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小意见。杨日天对这些小意见高度重视,认为这正是老军们历经百战仍能生还的秘诀,迅速地在全营推广。
孙一做为一个老程序员,回到明朝之后第一次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全营的通讯指挥进行了大改革。
此时明朝的军队指挥离不开旗帜。从明军的编制就可以看出,每十人叫做一个小旗,每五十人叫做一个总旗。作战的时候普通士卒紧跟自己的小旗,小旗则跟随总旗,旗进人进,旗退人退。如果不幸一旦被对手拔了旗,相应的人马就立刻就成了没头苍蝇。级别高一些的旗帜,比如帅旗和队旗,可以发布简单的旗令,比如用旗帜指向来发布攻击方向,用旗帜点头来发布攻击节奏。旗帜之间,还可以有一种在孙一看来很原始的通讯:由帅旗发出认旗信号,下属旗则回答应旗信号。就是一次简单的互相确认的握手信号而已。
比明军先进的是,铁木营中每队还装备了柳木哨——真正的木哨,不再是柳树皮做的临时哨子。这是上次夜战马三保留下来的传统,柳木哨不同的音调高低可以区分不同队伍,通过简单明了的长短音可以发布一些哨令。几次在芦苇荡里的训练,让军士们感到在两边都是高草的芦苇沟里,柳木哨比旗帜还管用。
而后世的军队,旗帜的指挥作用越来越小,以至于完全退化成荣誉的象征。军队中起通讯和指挥作用的,有电台c旗语c灯语c军号c哨令和口令。
军号构造简单,发音嘹亮,传远性好,影视剧里经常有冲锋号c起床号和熄灯号,应该比较容易推广应用。孙一于是仔细研究了一支善于用铜号的部队,吃惊地发现军号竟然可以发布107种号令:
勤务号13种:起床c出操c收操c吃饭c上课c下课c午休c午休起c游戏c晚点名c熄灯c集合(集结)c紧急集合;
联络号11种:问队名c知道c不知道c传号音c传不通c你在哪里c在这里c注意号令c向我靠拢c普通问c普通答;
行动号10种:立正c稍息c跑步c返回c休息c预备c上车c下车c开工c收工;
名目号28种:1c2c3c4c5c6c7c8c9c0,军c师c团c营c连c排c班c营长c营副c教导员c副教c连长c连副c指导员c副指c排长c排副c号首长;
连队兵种号16种:号长c号目c号兵c警卫连c机枪连c侦察连c特务连c民兵c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