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方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不但叹为观止的唏嘘这种巧夺天工的设计,而且更感觉到危险的步步临近。
熊瞎子第一个跑过去,眼巴巴的看着那件战衣,想用手去摸,但又有所顾及,激动的说“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具足铠甲吧!没想到c真没想到,原来还真有这玩意儿!”
“具足铠甲?这是个什么东西?不应该是金缕玉衣吗?”我盯着椁板上的战衣说。
九大也大为惊呼,看的出来,这件东西不一般。
他说,“小二爷,你虽然学过考古,但是书本上的东西不一定靠得住。”
“你有所不知,关于战衣的起源,业内盛传最早可追溯到东周时的“缀玉而幕“和“缀玉衣服“。1954年,在洛阳中州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中,尸体面部有带孔的玉片,按五官的位置排列,尸体上也有玉片,这可能是玉石铠甲的前身。战国时期吕不韦述及的“含珠鳞施“,“含珠“施于口内,“鳞施“则施于身上,即用玉片或金属片,像鱼鳞般施于身上。但以玉衣敛尸只延续到东汉末年就草草收场。而具足铠甲则可追溯到上古时期,传说凡穿有玉柙的尸体都完好如生人。它由黄金连缝珠宝而成的战衣,由黄金连缝玉块而成的玉柙,凡用玉皆为羊脂白玉,柙上有蛟龙鸾凤龟麟之象,形制上和金缕玉衣有很大的不同,世谓为具足铠甲。”
“你见过?”我看九大说的这么详细。
“我哪有幸见过,只是听上辈人传下来的,说世上本来有两件具足铠甲,分别穿在伏羲和女娲的身上,但是后来被炎帝和蚩尤得到了,炎帝那件在炎黄大战中毁于战火,而剩余的一件说是穿在了蚩尤的身上,后来下落不明。原以为黄帝斩首蚩尤,那件铠甲应该流落到黄帝手里,而黄帝是华夏始祖,他的衣冠冢到目前也无人敢动,或许是由于其他原因,黄帝没有得到这件铠甲,想必这一件就是蚩尤身上穿的那一件。”九大说。
我心想,九大说的应该是真的,这墓穴是南蛮少数民族神巫的墓冢,而蚩尤又是少数民族的祖宗,如果说有不为人知的原因流传下来,那也能说的过去。
但是这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这个老妖精也他妈有可能是个倒斗的。
熊瞎子好像想到了什么,他退了一步道,“你们说这具足铠甲既然有保证尸身不腐的功能,那里面是尸体会不会就是一个千年不死的大粽子?”
“大粽子?”我不能听到这个名词,对于我来说,它已经成了动词,这一路来吓得我不轻。
九大说,“有可能,传说中的保尸身不腐,极有可能就是因为墓主人的尸身产生了尸变,变成了血尸。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还要小心点。”
我心说这老妖精真是处心积虑,为了让自己的尸身不腐,倒斗的不怕养鬼的,竟然连祖宗的墓都敢挖,世人常说,四大缺德事情:扒寡妇门c挖祖宗坟c吃月子奶c欺老实人。把祖宗的玉衣穿在了自己身上,本来就忤逆丧德,但没想到自己却变成了大粽子,想来本末倒置,倒是可笑。
“咦?那这玉衣怎么脱下来?”熊瞎子开始琢磨起来。
“你确定你要把这套玉衣给脱下来吗?”我投去了质疑的目光。
“不脱下来,我们不就白来了啊!现在不能把棺材板盖回去,然后烧个高香,祷告一番,装作什么事情没发生吧?”
“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万事难遇的宝贝,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你看,这玉衣下面好像还有东西,如果不把这玩意儿移开,怎么知道下面压得是什么?”
我也知道这玉衣是个宝贝,但是怎么脱下来,没有一个人知道,如果任由我们瞎鼓捣c弄坏了,如果里面还真就躺了一个“大粽子”,如果等到天亮我们还没有脱下战衣找到出去的路,如果那么多的如果简直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