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朝为官的好,何况他这小儿容貌俊秀,天然就是优势物种,不当官实在太可惜了。

    只听他说:“下邳陈珪乃徐州名士,卸任多年,闲赋在家,当为我儿良师,理当准备厚礼,前去拜访。”

    陈珪

    姜元一回忆了一下,这不是陈登的父亲么

    这父子俩可一个比一个有名,从陶谦执掌徐州开始,再到刘备c吕布c曹操,刘备再曹操,徐州几度易手,陈家父子却怡然屹立不倒,混得风生水起,当真是有些本事。

    何况陈登想不出名都难,他是因酷爱吃生鱼片,而患上寄生虫病去世的史载第一人。

    他虽对这时代的名人有些好奇,却不想拜陈珪为师,要是被逼着背四书五经那多悲催,何况陈珪也不一定会收他这个弟子。

    “陈家乃名门世家,哪里会稀罕那些财物,据我所知,陈汉瑜辞官之后,与士人交际渐少,且身体有恙,估计离大限之期不远矣!”

    姜钰昌看了眼侄儿,见其面有忧虑之色,还以为他是为这求师一事烦恼,当即为其开脱。

    本来就是嘛,既入仙家门下,哪能拜俗人为师,若私自改换门庭,这不是亵渎神灵么?

    “这”

    姜老爷为之语塞,陈家虽是名门望族,但好歹也有同乡之谊,这拜师一事还是能商量的,但弟弟说的话也不无道理,陈珪年纪是有些大了。

    他曾听说过,去年陶谦刚到徐州,专程去请陈登出仕,便是因为父亲身体抱恙,这才推脱过去。

    “拜师一事不可马虎,若兄长信任,可将侄儿留在我这,代为寻觅良师”,姜钰昌颇为认真地道。

    “那怎么行!”

    姜老爷倒不是不信任弟弟,只是儿子好不容易痊愈,他自然是要带回下邳的,好好经营一下丢失的父子之情,把他落在这徐州城算怎么回事。

    “侄儿聪慧,又牵涉己身,兄长何不听听他的想法”,姜钰昌巧舌如簧,将决议权扩大到姜元的身上,其实这种事根本没小孩子说话的可能。

    见便宜叔父笑呵呵地看着自己,姜元一有些莫名其妙,咱们真的不熟啊,我实在不懂你的意思。

    “也好,元儿你且说说看,是愿随为父回下邳呢,还是留在徐州叔父这?”

    姜老爷考虑片刻,觉得弟弟说的也有道理,因为对儿子心有愧疚,所以有些溺爱,但又补充道:“下邳可是有很多饴糖果儿的。”

    姜元一有些苦笑不得,他这父亲还把自己当十岁小儿来哄呢,不过穿越两千年的时空,遇上颇有民主精神的父亲,也实在是种幸运。

    他也看出来了,自己这个父亲头脑较为简单,若是自己混吃等死当老赖,等到群雄割据的时候,姜氏一门储有巨额米粮,多半会被诸侯找一借口屠灭。

    指望姜老爷开窍那无疑是自取灭亡,倒是他这位叔父却不简单,只不过史书上为何没有这人呢?

    “我儿意下如何”

    姜老爷又问了一遍,他还是希望儿子能跟他回下邳的,见老爹期盼的眼神,姜元一纠结一番,还是道:“我想在徐州城呆上月余,再回下邳故里。”

    姜老爷自然有些失望,难道儿子记得什么,所以对他这个父亲心有怨恨,宁愿留在徐州都不回家么,或是年幼贪玩,所以想在徐州逗留一番。

    “兄长放心,侄儿留在我这,定当全心照料”,姜钰昌喜笑颜开地道。

    被弟弟这么抢白,姜老爷也不好说什么了,何况小儿也说过,只住月余而已,到时候再来接他罢。

    对于弟弟的保证,他自然是信任的,古人中本就有很多高风亮节之士,而这个时代尤其重视承诺,就像前几年的饥荒,夏侯渊舍弃亲生儿子,也要养活亡弟孤女。

    这种作为在后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