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的北半球,东经1097度的位置,有着世界上最大的天坑——桃园天坑。坑壁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溶洞众多。坑壁上有几个悬泉,泉水飞泻下来,飞流直下的泉水随山风如柔纱般荡漾轻舞,漫洒大地,在坑底下面形成一个水流湍急的地下河,河水贯穿了坑谷的整个腹地。
坑谷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水草丰沛,是个天然的大氧吧。坑谷的坡地上草木丛生,绿树成荫,竹苍桑翠,青草茵茵,此情此景美到让人窒息。
天坑洞口被茂密的原始森林覆盖,再加上周围群山环绕,群山的植被又异常繁茂,所以从空中俯看,天坑也很难被人发现。当地的磁场又多有异常,所以群山中少有人们居住,而处于群山之中的天坑更是不易被山外的世人所熟知。
坑口上面最大直径有1000多米,坑深6百多米,坑壁四周陡峭,在东北方向的峭壁上,有条小山道直通到坑底。就在这个被世人隔离的世界里,在这个世人不曾知道的地方,在这个偏远的坑谷腹地上,却座落着一个美丽的村落,名为桃园寨。
桃园山寨是一群另类人群为了躲避灾难,为了寻找返璞归真的生活,几十年前来到这里,靠自己的双手开辟的一片净土。
寨子里住着四c五百户人家,寨子里的建筑风格是古老的吊脚楼。每家的吊脚楼都依山壁而建,每座小楼之间是青青的石板路,每逢遇到山坡处,便是蜿蜒的石阶向上延伸,石阶的尽头连着一座座吊脚楼。石阶两边整齐地培植着各种鲜花,每到开花的季节,漫山遍野都充斥着花海的芳香。
这里的人们生活自在而惬意,日子过得平静而殷实。寨子里除了一些小型的工厂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商业场所,当然还有农业产业,基本上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别以为这是个农耕时代的原始部落,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可是二十二世纪初,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人类的现代文明处处都能体现,他们的农业都是高度的机械化,这里的捕鱼产业也非常发达,完全实现了电气化,这里盛产桑叶,所以这里的纺织业也很完善,养蚕织布也实现了一条龙的生产流水线。
虽然这里没有网络,没有ifi,没有智能手机c没有电脑,但是每家都安装着有线电话和对讲机,这一点并不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里的乡亲们反而觉得彼此的心走得是那么的近。
住在这里的人们,大多数是在几十年前迁移来这里的。他们曾经是繁华大都市大学里的教授和学生。一场灾难迫使他们远走他乡,来到这里,他们被眼前的鸟语花香所惊呆,被大自然的美好所感动,被大山大水的奔放所感染,这群经历了无数痛苦c颠沛流离的人们,终于选择在这片净土上留下来,从此远离了混乱之灾,远离了生存的各种污染,隔绝了人类的贪婪之毒,在这里,他们找到了自己生活的乐土和归宿,保存了内心的从容和善良。
这是个初夏的早上,金色的阳光充裕得洒满谷底,袅袅炊烟从几处屋顶飘向空中,融入了清晨的薄雾中,而空气中的薄雾又被轻轻的风儿吹得七零八落。几只彩色尾巴的花喜鹊扇动着翅膀,在翠绿的树枝间来回的穿梭。
这时几个妙龄少女促拥着一位身着白色婚纱的姑娘,走在通向坑顶的山道上,这群姑娘们,有人拿着鲜花,有人拿着礼盒,有人举着花伞,一路上欢声笑语。一阵阵银铃般的少女们的笑声,在山谷中反复地回响着。
姑娘们沿着细细的羊肠山道走上去,不一会儿就走到了坑顶上。坑顶上是一片面积不太大的平地,平地上密密地生长着众多粗大的滕条树。在一棵古老的粗壮的滕树上,新郎为新娘搭建了一个美丽的小木屋,木质的楼梯沿着树干,盘旋着伸向滕树上方,一直通到树枝丛中的木屋门前。
姑娘们踩在木质的楼梯上,发出咯吱咯枝的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