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做的,匪首的名字也不叫权震虎,权震虎是师爷给起的名字,他本来的名字而叫王元丁,听起来倒像是穷秀才的名字,半点气势都无,知县见到署名,未必会当回事,而且事后就算洗劫县城未果,也可将罪名推诿到权震虎身上,世上既无此人,则他们也不会受到牵连,这是其一。

    其二,他们致信知县,正是看准了朝廷现在对付义军都称得上是捉襟见肘,兵力不足,他们先下战书,这叫做试探,偿若知县真的搬来救兵,他们的打算就此作罢,偿若没有动静,那么他们便能大摇大摆地攻打县城,而不用担心自己会被剿灭。

    除了以上这两点,还有一点就是他们的人手也没有上千人,而是三百余人,之所以这么虚张声势,就是为了给县城的官员带来压力。

    果然,知县没有找到援军,反而为自己谋划好了后路,早将全城百姓的性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城中稍有权势之人,都提前得到了山匪回来洗劫山阳的消息,他们带着细软,偷偷地离开,留下的,只不过是贫苦百姓罢了,他们不知道山匪即将劫城的消息,县衙也命人不得张扬此事,这么一来,知县不仅是将百姓的性命不当回事,反而是陷他们于水火当中。

    不过穷人虽然留下来没有好日子过,逃走的富人也有一部分在路上遇到王元丁的人马抢劫,能得保性命的,都算是好运了。

    终于,到了王元丁约定好要来劫城的日子,可是一天下来,却什么事都没发生,原本准备着和劫匪厮杀一场的差役也都放松下来,可是到了深夜,王元丁的人马还是出现了。

    王元丁听师爷的建议,让每人拿着两个火把,深夜中县城中的人分辨不清,看到这么多火把,便会认定他们真有上千人。

    知县见他们不是围城,便命令差役牢牢把守城门,可是县城的城墙不高,也没有护城河,难以抵御做好准备的这些山匪。

    原本县城也做好了抵抗的打算,知县也幻想着能够击退匪徒,然后上报朝廷,成为自己升官发财的门槛,可是城门很快就被攻破,而且攻破得十分轻巧。

    原来王元丁的山匪早就在县城埋伏好了几十人,等到攻城时刻,他们从内袭击官差,这些差役显然想不到城内还有敌人的内应,很快就被杀散,他们以散,整座山阳县就变成了空城,知县得知消息,连忙带着夫人小妾,从事先准备好的狗洞逃走。

    知县逃走之后,怕朝廷怪罪,趁夜向东南逃窜,准备隐姓埋名,靠这几年积攒下来的银钱做个富家翁,哪知道后来半路遇上了一股流民,不但人送了性命,银钱被抢夺,就连他的夫人小妾也被人掳走,这是后话,不提。

    且说当晚王元丁带人冲进了山阳城,满城百姓听到杀人放火的声音,吓得赶紧带着值钱的东西,拖家带口地向城门涌去,大半的百姓都急匆匆地逃了出去,还有一小半的百姓留在了城中。

    王元丁带人大肆劫掠,他原本打算抢劫的东西足够了,便立刻收兵而回,但他的师爷很快发现这座县城没有朝廷官兵会来注意,而且无论居住,还是其他,条件都比他们山上的寨子好上许多倍,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回去?师爷便建议王元丁就此留驻山阳,有了这座坚城,他们再招揽一些百姓入伙,说不定就此能够成就一番大事。

    听了师爷的建议,王元丁深以为然,他派人紧闭城门,看好不准放走一个百姓,当天晚上他就搬进了衙门去住。

    到了翌日,王元丁命人清点城中百姓,然后抢抓男丁入伙,又不愿意的,就一杀了之,原本县城中的人已经逃走了泰半,他再征兵杀人,更使得山阳县犹如落入鬼蜮,所有的店铺都关门大吉,街上除了他们劫匪的人,便空荡荡地,十分安静。

    王元丁自己也是穷苦人出身,成为山匪也是迫于无奈,此后随着不断的劫掠,他的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