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事情是人家两个人的事情,女方不说,男方不声张,训练营也无可奈何。
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旬慧子“酒后吐真言”,说起了这件被骗而终生后悔的事情,陆羽凤才知道了为什么那晚旬慧子能难受成那个样子,只有她才知道对方执行任务的这个人是谁?
虽然最终她没有告诉旬慧子,而只是是告诉了韦虢莨她的怀疑,
但她却十分痛恨却又无法裁决,只能通过渠道,惩罚性的把他发配到最苦,也是最危险的地方去潜伏,让他自生自灭吧。
那个地方寒冷异常,又十分危险,他的主要任务是刺探情报还要假装积极,刘绍初吃尽了苦头,在当地的边区小学以教师身份掩护自己。
但没想到刘绍初却有着惊人的毅力,不但在边区潜伏成功,还屡立奇功,给军统局提供了不少有用的情报,对边区领导人的刺杀也差点成功,要不是关键时刻出了纰漏,估计刘绍初的地位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自己。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刘绍初被撤回了国统区,不知道他是否知道陆羽凤在他的分配问题上下了圈套,还是把帐记错了地方,刘绍初在南京总部期间,却死死的盯住了韦虢莨。
他发现韦虢莨经常去保定行营甚至去华北剿总,是,那些地方有不少韦虢莨的同仁,也有他北伐时期的战友,当然现在都已经是位高权重了,他感觉十分不正常,一个保定训练营的之人,不好好在训练营呆着,却总是去这些军营干嘛呢?
也许是他站得高,也许是他离的远,他发现只要韦虢莨去过这些军营,这些在以后的战斗中,就几乎没打过胜仗!
这也太巧合了?
第三节
因为跟刘文松的堂兄弟关系,又都是一个系统,他知道刘文松和丁一凡的特殊关系,也知道他们的靠山是谁。
所以,他到南京后曾拜托刘文松,表示了投靠和结识丁一凡舅舅的想法。毕竟是亲戚,刘文松还真帮了他这个忙,很快的他就搭上了这个关系,作为投名状,他就把对韦虢莨的怀疑,捅了过去。
丁一凡的舅舅是个复兴社的老资格成员,比戴笠仅差一个军阶,在军统内也是位高权重,且为官老道,知道韦虢莨也不是善茬子,没有真凭实据扳倒他也难,而且,武艺高强,在军统内是搞暗杀出身,绝对是个不好惹得主!
但如果韦虢莨真是个潜伏在里的共党分子,那功劳也是空前的——他在军统搞培训多年,桃李满天下,可是个不小的力量,对党国来讲绝对是个空前的新闻,而且是大功一件。
所以,他叮嘱刘绍初,密切注意韦虢莨的一举一动,只要证据确凿,立即抓捕。
这就是韦虢莨触发的军统内部的安全机构内幕,其实也是人为的栽赃陷害,不过就因为韦虢莨也恰恰在此时同情革命,提供好了不少有用的情报,和刘绍初的怀疑巧合了而已。
第四节
当时,国内发生了一件震动中外的大事件,就是华北的剿总,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里,突然袭击延安总部,按照的说法,战术是成功的,因为都已经看到了宝塔山,而那里还静悄悄的毫不知情。
但此事件没有成功,偷袭部队被打的落花流水,这是因为有关偷袭的情报来的及时,否则延安的损失将及其惨重。
递出这个情报的就是韦虢莨,因为他去华北剿总的时候,发现和他熟稔的一个师长,不知去向,联想到,这个师长前几天喝酒后吹嘘的有奇袭行动,韦虢莨觉得不能小觑,就及时发电报提醒了边区保卫部,密切注意这个动向,结果是挫败了敌军的企图,还让国民党在世人面前丢了大脸。
刘绍初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密报给军统安全机构,发现了韦虢莨刺探军情传递情报的明确证据,军统立即决定密捕韦虢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