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大亮。
黄高看这女子情况依旧凶险,真怕她万一不治身亡,那就麻烦大了,想来思去,还是得找罗大旺说一声,他顾不得自己一夜未眠,随便扒了两口饭,嘱咐小凤女照看一下那个婴儿,给他喂些米粥,自己掩了柴门,踏雪过河而来。
此时雪虽然已经停了,但起风了,雪花被吹在身上,让人格外感到寒冷,黄高迎风慢慢的走到河对岸李二家去找李二商量,因为罗大旺之前特意说过,不让黄高去罗大旺家找他。
李二小声询问了一下那女子的情况,他听了以后皱眉道:“她这样呆在你那里,可不大好。”
黄高道:“可不是嘛,她万一有什么闪失可怎么办。”
李二想了一下道:“这事还得找罗保正,问问他才成。”
黄高道:“有劳李二哥去找一下罗保正了。”
李二起身出门,过了好一会儿回来了,对黄高道:“罗保正不在家中。”
黄高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李二纵然想帮他,也无从帮起,黄高起身离开李二家中,想着需要给那女人和婴儿买一些日用物品,就走到了街上。
因为天气寒冷,平日还有些繁华的平阳镇大街上,此时却少有人行,黄高到相熟的一个铺中买了些面粉,一扭头,正街上过来了一队官兵。
这队官兵人数不多,旗帜也卷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之前平阳镇也有兵丁路过或者驻防,他们的军衣服饰点缀的都是蓝颜色,但这队官兵衣甲却多见红色布块,黄高明白,之前巴蜀国的军队已经撤走了,如今大魏国已经开始接管这房州府了。
黄高又去了药铺买了些补药,顺便买了一只公鸡,回来时,看到街头牌坊处张贴了一张布告,上面画有人像,一群百姓们正在围观。
黄高凑近瞄了一眼,原来是一张官府的海捕文告,画像上是一个年轻女子,黄高一看立马吓了一跳,虽然这画像画的并不精细,但是还是和现在躺在他家中那女子有几分相似的,这海捕文告上只是写捉拿这名女子,赏金两千缗,发现此女子隐匿不报者重罪,至于这名女子身犯何罪,什么身份,却用词含糊语焉不详。
黄高赶紧从人群中出来,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那海捕文告,两个百姓议论着从他身旁走过:“真年轻,可惜是个要犯。”
黄高再不敢耽搁,背负着买的东西急急忙忙的赶回到将军坟自己的家中,他一路在都在想着这女子的身份,眼前的情况应该怎么办才好,他一回到家中,看到凤女在喂那婴孩吃细米粥,让黄高最为欣慰的就是凤女的懂事了。
他走到里屋去看那个女子,却发现她的眼睛是睁开的,黄高大喜,走近了道:“你醒了。”
那女孩神色木然,没有理睬他,黄高这时才闻到好像有一股不好的味道,他掀起了这女子身上的被子一角看了看,一下子皱了眉头犯了难,原来这女子躺着不动,拉到床上了。
黄高看了看那女子,那女子意识已经清醒,别过头去面向床里,不好意思了,黄高走到院中,看看小浣青,她虽然懂事,可毕竟年纪太小,要替这女子换下衣衫和床褥,实在非她一人可以办到的,黄高走出院子到了河边,他想去找李二的浑家或者相认识的女性帮忙,但走了几十步又拐了回来,若这女子就是那海捕文告上所画像的女子,那么他这样让人相助,无疑将增加她的危险,就算是她们没有心去领那巨额赏金,但难保不会多嘴多舌,毕竟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嘛。
黄高也不能不把罗保正的再三叮嘱和小心翼翼放在心上。
黄高折了回来,进到屋中走到那女子面前,这女子看他进来,盯着他看,黄高道:“我帮你把衣服换一下,情势所逼,没办法找外要来帮忙,你若不愿意,就摇摇头或者眨下眼睛,我我再想别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