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类dna序列破译工程又取得重大进步,也许再需十五年,便能将其完全破译……德国年轻一代科学家在各个方面成功运用量子化,相比之下,我国的量子研究,也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也将成为领头者……首台十二进制计算机诞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其虽然比传统二进制电脑有着不可计数的优势,但就其成本等限制因素,是否能投入日常使用、替代二进制电脑还有待技术的进步……我国科学家已经攻克舞蹈机器人细部灵活性与外界感知灵敏性等诸多难题,遗憾的是,昂贵的成本,使其在近二十年都无法投入日常使用……”

    座椅上,一位穿着学校制服,黑色中分披肩发,脸庞精致,生着柳叶眼的女子托着腮,听着超导轻轨上例行播放的科技快讯,纯黑色的瞳孔不禁泛起悦色,笑逐颜开。她轻启明眸,环顾四周,但除自己外,其他人对每天下午三点半开始长达三十五分钟的报道皆是置若罔闻。真是些难以理解的人。冀杉收回自己期许的目光,微微阖眼。这样想着,却连她自己,似乎也变得难以理解了起来。

    今天是2047年6月27日,星期四。冀杉刚从枯燥乏味的期末总结会逃出来,即将要去拜访王教授。

    “没记错的话,你该高三了吧?怎么还有闲工夫到我这个老人家这来?”这话听着像责备,但王教授和蔼的脸庞上却未带丝毫愠色。“上次我还有问题没跟您请教完、您的实验报告我也还没看完呢。”冀杉对王教授的态度一点也不像后辈对长辈,反而像是老朋友一般亲切,“——说到底还是您因为期末考赶我回去的。比起您这里的知识,课本上的难度系数可是更低很多的。”寒暄之后,冀杉便一如以往地在王教授的书海中寻找自己未看完的那本,一旁的王教授则是和蔼的笑着,一边告诉冀杉书的位置。王教授是冀杉父母曾经的大学老师,全名为王德友,专攻生物学。退下三尺讲台后,便成日呆在这幢带着小别院的别墅中,整理平生所见所闻的学术知识、论文、亲自带领的一系列实验报告等材料。别院里,品种繁多的花草皆为王教授手植,草丛中不时会蹿出一两只白灰相间的新西兰兔以及乖巧伶俐的中华田园猫和蓝猫。大概在十多年前,冀杉第一次跟随父母来到这里,就被别院的风景所吸引,在那呆了一下午。回家后,也一直念叨着“要去王教授家和小猫玩”——当时的她,还并未对生物学有多大兴趣,只是这样的景致,在2035年,早已是凤毛麟角了。父母拗不过她,只好再把她送去。好在王教授虽然学识渊博,但并不是个脾气古怪的人,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欢迎这个小朋友光临自己的别院。日复一日年龄的增长之下,她不满足于玩耍,面对着知识的海洋,她毅然决然地纵身而入,她开始搬着比自己高出几倍的长梯,在王教授的指导下找便于她理解的材料研读。一直到今日,冀杉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女孩了,她的个子蹿到了一米六八,蓄起了一头齐肩中发,中分让她看起来少了几分稚气。在王教授多年的育人经验以及冀杉逐渐形成的,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之下,他们之间的对话,从简单的一问一答,变为现在常常一并探讨问题。冀杉在生物学方面,的确是天赋异禀的极少数人。

    “王教授。”冀杉将上次未看完的记录打开,“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为什么越来越多人不重视科学了呢?我们的生活明明和科学撇不开关系啊。”

    王教授半眯着眼找到了眼镜,戴上后,笑着对冀杉说:“从事科学领域并且拔尖、成绩斐然者,自古以来都是极少数人。而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你这样的,把科学成爱好,还有一部分人,是把科学视为责任。除此之外,不涉猎科学的人,同样很多。他们所表现出的,并不是他们不在意科学,而是更在意科学,带给他们自身的益处。”

    “而我们啊,就是要搞懂宇宙的本质、人类的秘密、整个地球上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