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中一张雕花大理石几案,案上笔墨纸砚一应俱全。靠东墙摆放红檀木的八仙桌,两张四平八稳的太师椅分列两旁,墙上挂着米芾的《拜石图》和其书法墨宝,洒脱风雅的书卷气扑面而来。镂空的窗棂射入了细细碎碎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门童叫来杂房管事,管事听过吴先生的引荐,便说:“桡公子已向鄙人说起吴先生的才学,他的门下自然有高人,但朱大人对字迹颇有要求,能不能留下要看笔法如何。”

    凌逍谦谦有礼,问道:“大人需要我写些什么?”

    管事沉声道:“写诗题词都可。”

    研墨铺纸,凌逍提笔在手,一气呵成写下一首《上邪》,管事看到笔走龙蛇c墨画银钩的字迹,点头称许,道:“沈凌逍果然是吴先生的高徒,苍劲中不失隽秀的笔迹,定可胜任此事。”说罢交代凌逍做抄书的差事。

    朱勔府中,凌逍在安静的偏室做事,隐约能听到“叮叮当当”敲打凿刻的声音,他发现‘花石纲’陆陆续续抬进府来,送往朱府高阁大院深处。“侯门深似海”,不知其中藏着多少秘密。

    凌逍在朱勔府上抄书合集,忙忙碌碌中,管事常常拎个小茶壶来偏室转转,每次进屋先问穆凌逍抄写的进度,问过之后再翻看他的笔迹,而后满意地夸奖他一番。管事是个善谈之人,坐在一旁喝着茶水,天南海北的事喋喋不休地说起来。避免引来不必要的猜疑,凌逍少言少语c随声应和。

    管事感慨生不逢时,长叹一声道:“自家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兄长高中进士,本以为能光宗耀祖,在朝中任个一官半职,谁料没少花银子打点,却被派往偏远的衙门做了多年县令,至今未看到出头之日;我虽是科考不中,托三表弟的二姑妈的大女儿——就是朱大人的第七个小妾的福,还能在此管管杂事,也落得个清闲”

    比起如今的朱大人,管事一脸羡慕地说:“朱大人的爹运气好呀,不知在哪儿遇上个神人给了几个药方,原本还穷得叮叮当当,就靠这药方卖起了膏药,俗话说‘想要银子来得快,不是劫道就是卖药’,这转眼间他爹就在苏州城里变成了响当当的富人。朱大人运气就更好了,蔡京去苏州——蔡京你可知是何许人?”

    管事很认真地问凌逍,凌逍淡淡一笑,静默摇头,将手中笔紧紧握着。

    “蔡京可是一人之下c万人之上的当今丞相。介绍你来此的吴先生虽是深居简出,但他教授的弟子中不免有达官显贵之子,多与他们来往,日后才有机会飞黄腾达。抄书这种差事虽换些银两,但不能长久。”

    指点完凌逍的人生,管事接着说:“蔡京在苏州要建寺阁,缺少银两,朱大人慷慨出资,得到了蔡京的赏识。蔡京带朱大人入京,陛下面前美言几句便使得他平步青云。如今,朱大人替陛下采办贡品,这其中的好处哎,你这年纪尚小,说了你也不懂——你看看朱府,这边十几间厢房是家丁仆人们所住,后院的房子更多也更加气派,尤其大人的居所,面南背北,雕梁画栋,前有镜湖后又花圃,实在是好呀”

    凌逍记下管事所说,他要做的是拿到真凭实据,为父洗冤。

    夜晚,月色被天边的云朵缓缓遮住,朱府内烛火摇曳。一个黑色的身影如狸猫般灵活,悄无声息地越过围墙进入后院。他机敏地躲过巡逻侍卫和来往仆人,来到前有镜湖后有花圃的一排厢房前,黑影爬树翻墙如履平地,瞬间攀到廊檐之上。他时不时驻足,掀开屋顶瓦片,洞察房内的布局或是细听房中人的对话

    这日,管事吩咐凌逍和他一道将抄写的卷宗送往府库。朱勔的府邸确如管事所说,不止是豪华气派,且大若宫廷,他们穿过大堂来到后院,连接各处的通道放眼望去看不到尽头,但凌逍心中,已对此地的环境了如指掌。

    通道上,一队人正在用力地向前挪动一件庞然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