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一零零年正月十六,北宋京城汴梁,新皇登基,百官同贺,万民齐欢。街头巷尾张灯结彩,闹市民众敲锣打鼓,欢腾喜庆的场面像是在迎接空前盛世的到来。
距京城千里的暮云山中,又是另一番景致。
山棱如削,飘然有云鹤之姿;祥云如雾,极目有仙风之韵。一峰一悬洞,内外两重天:洞外危石高耸,直入云霄;洞内植被丰盈,温暖静谧。
两个二十多岁的小道士静坐洞中修炼,洞口有光照进来,依稀映出二人清瘦挺拔的身影。
“滴答滴答”若不是溶柱上水滴缓缓滴落的声音,冷清的洞中怕只能听到他二人的心跳声了。心不在焉的道士了然时不时睁开眼,他一次次望向洞口,心中暗想:“怎么还不到时辰?”
日光射向洞口洒在地面形成了鲜明的黑白分界线,那道线移到滴水的溶柱时,晌午前的打坐时间便可结束了。了然机灵的小眼神扫过一旁的了凡,了凡一成不变地静若雕塑,这让他无奈的又闭上眼睛:每日天明看着光影数时辰c天黑翻来覆去数日子,闭关的时间对他来说漫长c清苦又无聊。
了然看到洞中光线移到了溶柱上,便一跃而起,对着师兄了凡说:“师兄,休息的时辰到了,我去洞口观一下天象。”说着,他伸伸懒腰走向洞口,眼里充满憧憬:“还有一天就能离开这牢笼般的地方,外面的花开了吗,树绿了吗,今天能有几朵云飘过?”若不是洞前连接出路的悬梯在空中狂摇乱晃,他早就跑出洞去玩了。
了然的身子探出洞外,呼啸的风打在他的脸上,瞬时辣的疼。他抬头望向天空,一片云朵也没有,了然觉得无趣,他转回洞中,去慰问他的“朋友们”——一群黑蚂蚁。
距离山洞口不远,有一个大的蚂蚁巢穴,百无聊赖的了然时常捉弄这些蚂蚁:一队蚂蚁抬着的食物被他轻而易举地抢走,丢在另一队蚂蚁的面前;挖一个小坑,抓两只蚂蚁放进去,看哪一只蚂蚁能先爬出去;掰很大一块干馍堵住洞口,看这些蚂蚁如何处理如此大的“天外来食”了然发现大的干馍竟然吸引了大蚁王出动:黑蚁王个头硕大c通身黑亮,头部还有触角c背部还有羽翅。它的战斗力很强,不仅把干馍顶到了洞外,还很快捣碎了干馍,它大摇大摆地钻回洞中,留下小蚂蚁们将这些“战利品”抬进蚁穴。了然想象这只蚁王如果是个人,应该是披着铠甲的斗士,只需头一顶c手一敲,大山石便能碎成小石块。
明日即将离开这里,了然今日想和蚂蚁们告别,最好大蚁王能现身给他开个“欢送会”。了然蹲在蚁穴旁,细看来黑蚂蚁们似乎很躁动,一队又一队地进进出出蚁穴,也不知是在忙些什么?“难道真知道我要走,纷纷出洞与我道别?还是感觉到了天气转暖,集体出去晒晒太阳?”
过了一会儿,了然明白了:原来黑蚂蚁们在做战前热身,有大量白蚂蚁钻入蚁穴,黑蚂蚁面对这些“不速之客”的突袭,显然乱了阵脚,由一队一队变成了一只一只,四下乱撞
洞外惊雷乍起,洞内的光线瞬时暗了下来。
了然站起身,走向洞口观察,不知何时汇聚的黑云像翻滚的浪花般追逐着,不一会儿洞外便雨帘如瀑。
望着洞外的疾风骤雨,了然不禁打了个寒颤,他的脑中闪过曾经的画面:二十年前的了凡c若素和他在山林间嬉戏,突降暴雨,山洪暴发,他们躲在了较高的岩洞才幸免于难。但不幸的是山下的村庄被洪水淹没,他们变成了无家可归的孤儿。当他们三人哭作一团的时候,一位白袍老者出现在他们面前,他的表情虽严肃,但眼神却充满了悲悯:“跟我走吧。”
“去哪?”
若素抽泣着低声问到。
“道观。”
若素听了回答,抹了抹眼泪,站在了道长的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