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从江南回来,狄仁杰先被提升为文昌右丞,数月后,又被任命为豫州(今河南汝南)刺史。

    文昌右丞为正四品下,品阶与先前所任的冬官侍郎相同,但职位和权力却大了许多。

    从冬官侍郎升为文昌右丞,乃是武则天对狄仁杰江南之行所作所为的肯定。

    而从文昌右丞下调到豫州刺史,却并不是武则天对狄仁杰的贬黜,而是武则天对狄仁杰的器重。

    狄仁杰出任豫州刺史的时间是垂拱四年(公元688年)9月,而此前的豫州刺史是越王李贞。

    这年的7月,鉴于武则天的血色清洗,唐宗室诸王人人自危。唐高祖之子绛州刺史韩王李元嘉及儿子通州刺史黄公撰,青州刺史霍王李元轨及儿子金都刺史江都王李绪,邢州刺史鲁王李灵夔及儿子范阳王李蔼,虢王李凤之子东莞郡李公融,太宗之子豫州刺史越王李贞及儿子博州(今山东聊城东北)刺史琅邪王李冲等,因惧怕武则天加祸于自己,共同密谋匡扶唐业。他们伪造皇帝玺书,言称皇帝被幽禁,请诸王发兵救之。李贞的儿子博州刺史琅邪王李冲为了激发宗室的更大斗志,更伪作玺书,称武则天将移李氏社稷于武氏,分告诸王,令各起兵赴神都洛阳捉拿武则天。不过,范阳王李蔼却首鼠两端,担心大事难成,就做了个可耻的叛徒,将诸王的预谋密告武则天。

    武则天大为震怒,派张光辅c曲崇裕领兵三十万前往征讨。

    李冲发现事情败露,只好领所募五千兵勇仓促举事。

    这种情形下,失败已成必然了。

    从起兵到兵败,不过七天,李冲本人身不能免,死于乱军之中。

    李冲的父亲越王李贞在豫州听到儿子的死讯,已没有退路,领七千余匆忙应战,却也是一战而溃,李贞老泪纵横,与妻女相拥自杀。

    其他诸王虽未如李贞起兵,但最终也相继被诛死或流放。

    按当时的法律,凡属叛军者一律当诛,包括叛军家属。

    而地方司刑官吏又以彻底平叛作为邀功手段,大兴囚狱,将许多普通百姓下狱请功,大肆勒索钱财。一时间,人人惶恐,民心骚动。有六七百参与叛乱者和他们的家人共五千多人要集体处死。

    初到豫州的狄仁杰了解到内情,坐卧不安,不顾律令森严,毅然写了一份《奏从越王举兵诖误免死表》,密奏朝廷,多方为这些无辜的百姓辩护,他说:这些人是因为受到欺骗才被牵连的。臣本想按规定上奏,又觉得似乎是在为叛逆之人说理;不说,又会连累陛下没有体恤之意,奏章写好了又毁掉了,不知该怎么办为好。这些人都不是本意要作乱,而是被胁迫c连累成这样的,还盼望陛下可怜他们的处境,网开一面。”

    几天之后,密奏送到了武则天那里。武则天觉得狄仁杰说得有理,而且也不想作恶太多,便将这些人改判为流放,迁徙丰州(今内蒙古河套西北)。

    这样,在狄仁杰的努力奔走下,这六c七百名即将被处死的“叛乱者”终于得从鬼门关前捡回了一条小命,

    这些躲过劫难的流徒行经狄仁杰曾经工作过的宁州,宁州父老告诉他们:“你们能大难不死,正是我们狄公冒死相救所致!”

    狄仁杰在宁州任职不过只有短短五年,就被宁州百姓视同亲人,他们一口一句“我们狄公”乃是对狄仁杰功绩的最大肯定和奖赏。

    流徒们知道了解救自己的恩主是狄仁杰,全都感激涕零地跪倒在宁州百姓所建的“狄公德政碑”之下。

    此情此景,押解和州衙官吏也为之动容,允许宁州父老的请求,设斋三日,招待流徒。由此,后世又将“狄公德政碑”称为“梁公坠泪碑”,并在立碑处加建了一座“狄梁公庙”。

    狄仁杰以他的人格和行动在宁州树立了一座丰碑。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