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救权治王的行为已使狄仁杰声名鹊起,他本人因此成为了朝野认可的耿直之臣。而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更让狄仁杰的人气指数一路飚涨,几近爆棚。

    话说,时任司农卿的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弘机乃是高宗朝的重臣,此人曾在太宗贞观年间任左千牛胄曹参军出使西突厥。当时正是西突厥的鼎盛时期,其控制着许多西域小国,称霸于伊犁河流域一带。韦弘机出使西突厥的目的是以大唐天子的名义册封及设置继任的突厥可汗。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才到达锡尔河川地区,西突厥发生了内乱,韦弘机被隔阻于西域,东归无路。不过,韦弘机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自暴自弃,而是苦中作乐,抱着既来之c则安之的心态,借机游览西域各地的大好风光。这一游,就是长长的三年。三年中,他遍游西域诸国,详细记录了各国的人情风俗和地理物产,撰成了《西征记》一书。凭借此书,他名噪一时,归国后,更因此书得到了唐太宗的大力嘉奖,得升为朝散大夫,后累迁殿中监。

    高宗显庆年间,韦弘机出任檀州(治所在今河北密云)刺史。檀州地处边境,没有学校,文化落后。韦弘机到了任上便兴修学校,创立孔庙,高悬孔门七十二圣贤及古往今来贤达者的画像,用重金从内地聘请老师到檀州支教,使檀州的文教事业得到了质的飞跃。

    除了发展教育,在檀州,韦弘机还立过一次大战功,在高宗跟前大大地露了一回脸。

    那是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年底,高宗发兵东征高丽,军队到了滦河河畔,竟然遭遇了连日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根本过不了河。天气寒冷,霪雨连绵,道路泥泞,停留数日,负责供应粮食的后勤部队跟不上来,士兵饥寒交迫,怨声载道,哗变随时会发生。关键时刻,是韦弘机从檀州筹集到粮草并顺利运到军营,解决了部队的燃眉之急,军心很快稳定。此事,让高宗龙颜大悦,当即擢升韦弘机为司农少卿。

    可见和王本立的逢迎阿谀不同,韦弘机是个有真材实料的实干家。

    如果说,王本立只是高宗所迷恋的男性朋友,则韦弘机绝对是高宗所倚仗的朝廷大员。

    从檀州解任,韦弘机又到东都洛阳主持营田事宜。有一宦官违犯法禁,韦弘机先斩后奏,下令将该宦官就地拿下,杖责惩治,事后才打报告给高宗。高宗称赞他执法严明,奖绢数十匹,并说:“更有犯者,卿即鞭之,不烦奏也。”

    太子李弘病逝,高宗原命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刺史李冲寂负责修建太子陵墓,可这李寂做事磨磨唧唧,到了交接工程的日期他的工程还未能完工一半!高宗恨得不行,走马换将,换韦弘机跟进此事。结果,换将如换刀,韦弘机不日完工,向高宗交上了一张圆满的答卷。

    高宗满意之余,又将他擢升为司农卿。

    高宗本来一直想修缮长安和洛阳的寝宫,鉴于财力不足,现在看韦弘机做包工头做得有水平,便跟韦弘机商量,说:“长安和洛阳就是朕的东西二宅,而洛阳的宫殿多为前隋所建,年深日久,日趋颓坏,朕打算重新装修一番,又蹙于财力有限,爱卿有什么好办法?”

    真是的,要兴修宫殿,哪有不耗费资财的?这高宗分明是既想得华堂美屋享受,又担心背上劳民伤财的恶名——跟既想做,又想立牌坊一个理儿。他找韦弘机想办法,就是想让韦弘机帮自己背了这恶名。

    这恶名,韦弘机背得起,也乐意背。领导肯把这样的难题交给你,那是对你的信任,很多人一辈子都求不来的,我韦弘机可不能错过。他很严肃c很认真的样子跟高宗算了一笔账,说:“如果严格走司农寺程序破土动工,无疑要耗费巨大资金,材料钱c人工钱,一样都不能少。但可以考虑用官用走卒省去人工钱,而且,我也可以通过节省司农卿的日常开支来修缮宫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