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余跟随曹某讨董的壮士,都因操一时莽撞,而丢了性命···”拄着宝剑,曹操一脸悲怆的道。

    武安国点点头:“孟德此番却是孟浪了,董卓此贼虽是仓皇而逃,但实力毕竟未损,岂可独自追击?至于那袁氏,国本就对他们不报以希望,听闻当日就是这袁本初向何进觐见,招外军入京,方才致使今日悲剧。我看要不是董卓杀了那袁绍全家,他估计连猛攻虎牢关都难。哎,世家阀门,这些人未必就比董卓这贼子好到那去,孟德今后与他们相处,要千万小心。”见曹操对袁绍一脸不满的样子,武安国当即就开始给袁氏上眼药。

    “是啊,也怪操识人不明,才错推那董卓当了盟主,致使讨董大业功亏一篑。如今这董卓逃回了长案,紧靠其凉州根据地,又有潼关此等险关,想要再胜之,恐怕就难了。”曹操此刻正是对袁绍厌恶值ax的时候,因此对武安国的挑拨是照单全收。

    武安国也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是啊,那袁本初心怀二意,只凭你我,难成大势,我们还是回军洛阳,修整一下,再与大军会和,看看那袁本初下一步是如何打算的。”

    稍稍调拨了一番之后,武安国便见好就收,带着军队和曹操返回了洛阳城外。“这是怎么回事?”令武安国吃惊的是,等他到达洛阳城外后,看到的却是遮天蔽日的旌旗和连绵不断的营寨。

    “在将军离开后不久,袁绍就带着大军赶到了洛阳。”早已得到消息的刘巴,在营寨外迎接武安国的他小声的说道。

    “那我们的书呢?”听说是袁绍来了,武安国瞬间就担心起他们从东观取出的书籍来。毕竟袁绍可不是孙坚那满脑子肌肉的家伙,知道这些书籍的价值。

    刘巴看了看随后而来的曹操,对武安国使了一个放心的眼神,然后大声道:“将军放心,袁绍此刻正在帅营内和孙太守对峙,您和曹将军还是赶紧去看看吧。”

    “怎么回事?袁绍怎么会和孙文台打起来?”刚刚赶到的曹操,就听到了刘巴的这番话,于是奇怪的问道。

    刘巴对着曹操施了一礼,然后道:“袁本初收买了一个孙坚的士卒,指证孙文台在扑灭皇宫大火之时,私藏了玉玺,但是孙坚却矢口否认,此刻袁绍和袁术正连同其他人一起逼问孙坚,让他交出传国玉玺呢。”

    “这是怎么回事?”等武安国和曹操带人进入帅帐后,果然看到孙坚和他麾下的四大金刚站在一侧,袁绍和袁术带着人站在另一侧,双方刀剑想向,中间躺着一具鲜血四溢的尸体。

    听了武安国和曹操的问题,袁绍轻蔑的指了指孙坚:“这庶子,竟敢私藏传国玉玺,被其麾下的士卒举报,还咬死不忍。”说完,又对着孙坚道:“孙文台,你也不想想,传国玉玺那是宵小之辈可以窥视的吗?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把东西交给我袁氏,否则早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袁绍这番话后,武安国是一脸的冷笑,而曹操则是皱眉不已。很简单,袁绍的这番话,一是指出传国玉玺不是宵小之辈可以窥探,而不是说传国玉玺乃是刘氏专属。二是袁绍要孙坚把玉玺交给他们袁家而不是大汉。就这两句话看来,这袁氏的不臣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

    孙坚也是够狠,听了袁绍的指证之后“啪”的一声将宝剑插在了地上。然后指天盟誓道:“坚如若真的私匿传国玉玺,来日当不得善终,早晚死于刀剑之下。”

    见孙坚发下如此毒誓,除了袁绍c袁术和武安国外,其他人都是一脸动摇,曹操更是劝道:“袁盟主,此事你确信查明了?毕竟藏匿玉玺乃大罪,不可胡乱诬陷于人啊。”

    袁绍冷哼一声,指着地下的尸体:“此人亲眼所见,还能假否?如若不是这孙文台做贼心虚,何必要杀人灭口?”

    听袁绍这么说,众人又一脸怀疑的看向了孙坚。“既然盟主信不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