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你擅长出谋划策,或者说你擅长处理政务?这些都行。”晏飞荷一点一点地启发。
孙修明身为永宁城世家子弟,自小接受家族熏陶,深知诗书礼仪。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家天下的思想,以家族为荣耀,以振兴家族为责任。
每个家族都有着一定才传承,他们有一套自己的理念c自己的处世模式,在这个世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独领风骚的那一档存在。
在孙修明的心中,名扬天下,然后步入仕途,步步高升,为家族争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但这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具体怎么步入仕途,怎么步步高升,他心中则没有一个具体的条目。
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问题,任何朝代,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如此。知道目标是家国天下,知道自己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但该怎么走,怎么达到目标,很少有人能清楚。
如今听得晏飞荷问的如此具体,孙修明一时有些不知从何谈起。
平时诗会诸人,不过是吟诗作文,印证学问。
没有互相讨论过为官一方之后应该做些什么。文人之间,讨论加官进爵,他们本能地觉得有违身份。
晏飞荷一看孙修明的神情就知道他也是犯了文人才子的通病。
整日里埋头于文章之中,抬头青山,心怀宇宙,把心思都放在了诗词歌赋之中。只要诗词做的好,就可以四海扬名,名动九重。至于仕途,名声有了,自然有人举荐。至于内政治理,那是入仕之后再考虑的事情。
当然科举也是可以行得通的一条道路,但那条道路更多是对于寒门子弟来说的。像荀宜安c孙修明这些世家子弟更多的还是通过举荐入仕,因此,名声对他们有很大的加成。
晏飞荷立刻调整了自己的方向。
知道了孙修明目前不善于政务,那就从学问上面着手,从世家子弟的身份上面着手,只要突出他自己的特点,让别人看到这篇文章能把他同别的世家子弟区分开来,目的就达到了。
孙修明平时乐观开朗的性格,是晏飞荷区分他与诗会其他几人的特征。根据这一细节,可以将其扩大,进行特写。
“要不然这样,我们就从孙兄世家子弟的身份着手,着重采访一下孙兄对于学问的态度,对于家族的责任,这些孙兄应该能谈的上来吧。”晏飞荷换了一个方向。
这些都是孙修明的日常,从小就被灌入到脑海深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准则,哪里会谈不上来,当下他便自信地点了下头。
“嗯,那我就自作主张,通过与孙兄平日里的接触,给这篇专访先起个标题: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然后根据这句话,结合孙兄的特点,深入谈一下。孙兄,你看这个题目可符合你的意思?”晏飞荷思索片刻,找了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这句诗出自苏轼。堂堂七尺男儿,心有万丈豪情,胸怀浩然正气,能坦然笑对人生的起伏和生活的波澜,可谓气度不凡。用在这里形容孙修明,隐去政务不熟,突出旷达超脱,醉心学问的形象,贴切之极。
“符合符合,晏小姐这个标题起的太好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听上去就飘逸豪放,甚好,甚好。”孙修明喜不自禁地说道。
能不好么?晏飞荷心里暗自腹诽。这可是一代文豪苏轼的诗词,名传千古,万世流芳,经得起岁月考验,要是不好的话,那你这才子之名就要考虑考虑是不是徒有虚名了。
确定了内容,有了方向,晏飞荷就把剩下的任务交给了苏正言。本身他们俩比较熟悉,而且以后类似这样的采访还是需要苏正言出来独当一面。
临走之前,晏飞荷悄悄安排苏正言,让他问一个关于爱情观方面的问题,就是喜欢什么样的女子,理想中的妻子是什么样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