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巧设引蛇玲珑局二
解忧那日听了钩代夫人的话后,思来想去,觉得皇上不愿意让她回楚地,可能是又动了削藩的心思。闪舞
当年的七王之乱,便是由于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令》而导致的诸侯王不满,集兵起义。当年的叛乱以周亚夫将军的强力镇压,诸侯王的全面溃败而结束,可是这也给当朝皇帝提了一个醒,诸侯王权利过大实乃祸患,可是若想强行削弱其封地和军队,恐怕也并非易事。
这些年来,当朝想要削弱几大诸侯国的心思依旧不减,可是却也不敢再大张旗鼓的做文章,武帝也只是借着一些诸侯国的亲王犯事,慢慢的今日削一城明日削三城。楚国这些年都低调内敛,休养生息,不曾惹下什么祸事却也不再扎眼出头,因此也没有被朝廷放在心上。
但解忧为了自保,不得不入宫求荣,将自己所有的才华都在众人面前展露无遗。然而,武帝本就猜忌多疑,因此而忌惮她,想要削弱楚国的实力,也不是不可能。他将解忧留在宫中,一来可以阻绝她和楚地的联系,二来一旦皇上动了楚地的心思,则可在她身上寻个什么由头,名正言顺的削了楚地的权。
如果事情是这样,那就好办多了,因为在解忧来长安之前,这些事情她就早有了打算。
如今大汉昌盛,百姓安居乐业,他们楚王一脉也没有任何割据一方独霸为王的心思。再说了,普天之下莫非皇土,他们楚王府顶着亲王的名头,拥着那一点点的兵权和封地,尚且不能自保,活的战战兢兢。那还不如将自己手上的那一点兵权交还给皇上,获得皇上的信任,他们一家从此光明正大的做一个食人俸禄,忠人臣子的清闲王族来的爽快。
解忧看的明白,楚王府被人猜忌日日胆战心惊怕触怒皇上,不就是因为手上还有那么一点点根本不足以起事的兵吗?他们没有不臣之心,要这一点兵权也无用,还不如自请将兵权归还圣上,然后安安心心堂堂正正的将楚王府的门风发扬光大。
楚王一脉的先祖楚元王刘交便是一位博学多才恭谨为官的贤王,他与一代大儒申培公是同窗学友,一生宽厚崇学,在楚地修书著学,德披后世,他所书的诗经学著也曾风靡天下。楚王府也曾是光耀一时的书香门第,前来求学问津的人也曾络绎不绝,门庭若市。
而今,他们楚王府不怕失权,只想立尊。所以如若皇上担心的是这个,那事情倒是好办了许多。因此,解忧最先要弄清楚的就是皇上对于她的留扣是否跟削藩有关。
如今,解忧唯一能获得消息的途径便是贤妃娘娘和金平公主。贤妃娘娘内得皇上宠幸外有丞相帮扶,消息自然是比宫内其他人都要灵通一些的。
因此,解忧便央了钩代夫人安排人放出消息,说是解忧现在还留在宫里其实是还对郑穆桓将军不死心,想要利用婚约攀上郑穆桓从而得到兵权上的支持,企图复辟。跟郑穆桓扯上关系的流言金平一定坐不住,她一定会来找贤妃娘娘商量,因此只要她抓住机会暗中探听便能捕捉到丝毫踪迹。
可是,她没有从贤妃那里得来皇上对于削藩的看法,去无意中知道了自己在贤妃和金平的心里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真相就这样裸的被撕开在她的面前,不堪且丑陋。
但她却也从他们的谈话里获得了别的信息。如果她之前对于削藩的猜测不对,丞相留扣她是跟西域有关,那么又会是什么事呢?
匈奴,乌孙,安息,细君公主
解忧将一个个线索一条一条的列在纸上,再加上之前竹笙所告诉她的关于西域三十六国的情况,她反复推敲琢磨后心里也就明白了个大概。
冷汗湿了衣衫,解忧的手在不可遏制的颤抖着。
第二天解忧起的很晚,梳妆打扮完毕,她估摸着皇上已经下了早朝,便带着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