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陈友谅与石门墩{陈友谅实物材料篇作者:安频,谢金城为了研究c保护和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近日,我们一行数人又来到桥市黄汪村因果寺,参观了一些历史遗留的精美石器。接待我们的仍然是因果寺主持僧人。从他娓娓动人的介绍中,我们被两副石门墩的神奇故事所吸引。说是两副石门墩,实际上我们在因果寺内只见到一副古朴而雕工精细的石门墩。另一副右侧雕刻象征富贵的牡丹和观音座莲台的荷花图,左侧是玉麒麟腾祥云和天马行空图,上端圆如两只石鼓的石门墩,自清乾隆年间就流落民间,三百余年后(即2012年10月),才重新回到因果寺。可惜在今年4月又被朱河镇一位文物爱好者高价收购,离开了因果寺。这两副石门墩,不仅仅只是因果寺古老的石雕艺术品,其本身的艺术价值,我们暂时不论。令人更加关注的是它们和陈友谅之间发生了一段传奇故事。相传,陈友谅(1330年)在因果寺出家期间,受到因果寺净空长老的特别重视和关照,享有一般僧人无法享有的特权。寺院在因果寺山门外的凤凰河滩上,修了一座诵经台和一方宽敞的练武场。(注:诵经台与练武场遗址至今仍存凤凰河滩)当年,陈友谅及经学院僧人们的练武场上,除了刀c枪c剑c戟等十八般兵器外,最醒目的还有两副石门墩。这两副石门墩是净空僧人找石匠凿雕,预备盖佛堂时用,一直存放在大雄宝殿旁备用。不料被年轻气盛的陈友谅c张定边等几名小僧发现,征得净空长老同意,搬到练武场当兵器使用。他们练武累了就坐在石门墩上休息,把它当板凳。几年下来,他们天天和石门墩打交道,从而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一年,因果寺僧人进行了一次大比武。陈友谅因双手举起千斤重的石门墩绕场走了三圈而夺魁。从此,石门墩因陈友谅的英名远近闻名。十来年,这两副石门墩风里雨里伴着陈友谅渡过了无数的春秋,聆听了他无数篇经文,可惜就是不能象大雄宝殿门前那对石狮,斋堂内那副石磨等早早地开启灵智,令因果寺的僧人和周围的百姓非常失望。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陈友谅经历一次惨烈的战斗时,这两副石门墩却突然灵智大开,表现得既英勇又神奇,帮助陈友谅反败为胜,大败元军,让人大开眼界,长久传颂。故事发生在1346年秋季,陈友谅首先在桥市因果寺周边发动农民反元起义。当时,驻扎在朱河地界的元军首领宽彻普化,是元世祖的亲孙子,封威顺王。他听说在自己的地盘上竟有人起义造反,十分震怒,亲率大军浩浩荡荡向桥市因果寺方向开来,与陈友谅义军展开了一场激战,义军寡不敌众,败下阵来。陈友谅表现得非常英勇顽强,一人勇斗敌方数员大将,浑身伤痕累累,血染战袍。当他败退到因果寺练武场时,体力不支,一头摔倒在两副石门墩旁。眼见宽彻普化的军队势如破竹,即将逼近身边时,陈友谅悲愤交加,仰天长叹。难道自己发动的反元起义就要土崩瓦解了吗?苍天啦,请你降下奇迹,帮帮我吧。这时,他突然发现自己摔倒在朝夕相处的两副石门墩中间,顿时心头一热,支撑起带伤的身子,沾满鲜血的双手朝石门墩轻轻抚摸过去,哽咽道:“石门墩,我的老朋友哇!起义军眼看要被消灭了,你们可有办法,帮帮忙吧。”伤心的泪水和着手掌上的血水滴在石门墩身上,渗进了它们的体内。两副石门墩开始发光发热,最后成了两尊透明的发光体,“嗖”一声的升到空中,飞速旋转起来。“冲哇。”“杀呀”!在一片喊杀声中,宽彻普化的军队潮水般地涌来。眼看就要活捉了陈友谅,彻底消灭起义军。突然看到了升到空中的石门墩,追击的元兵象见到了鬼魅,吓得纷纷后退,谁也不敢上前捉拿躺在地上的陈友谅。宽彻普化气得大吼:“活捉陈友谅者,重赏!”元兵在宽彻普化的督促下,又像潮水般地再次向陈友谅猛扑过来。此时,飞速旋转的两副石门墩体内竟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并射出道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