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岁月如歌般飘零逝去,学习压力却并没有随着飘扬的歌声而减轻多少。

    随着高考倒计时的数字飞快地减少,高三教学楼充满了压抑的气息,所有师生都是步履匆忙。向来比较活跃热闹的十四班,也不再如往日那般轻松活波。

    或许以前还对所谓的一考定终生的言论不屑一顾,总以为自己这块金子无论在哪里都能发光。

    或者是前些天还能互相调侃,高考只是决定他们以后去哪个城市玩地下城,毕业以后从哪里开始跳槽,总之没多大关系的。

    但这个时刻真正逼近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几乎令人窒息的压抑,不管嘴里怎么说,没有人真的能把高考不当回事。

    无论他们相信不相信,亦或是如何地嗤之以鼻,历史档案的记录非常冷漠地无声宣示:对于这座农村小城县一中的绝大部分学生而言,能否越过这道龙门,亦或是跳的有多高,对以后的人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甚至对于一半以上的人而言,基本上就彻底定死了。

    高考就是一个分叉点,将各个学生分到不同方向的路线上去。

    现实社会很快会将这个水平面上的图形竖起来,以当前状态为水平线,原本同一高度的路线,突然就变成了角度不同的射线。

    初始的时候还看不出来差异,不同路上的人还能彼此聊聊天握握手,可随着射线不断延长,高度的差别会越来越大,几乎永无尽头。

    在直线的道路上,殊途,是很难同归的。

    这个时候,反倒是平常将高考视作生命的老师们,开始有意地减缓学生压力,表示高考终究只是人生旅途的一个驿站而已。放松心情,平常心看待就好,跟考了无数次的月考也没什么区别的

    林轩刚从紫京回来没两天,就迎来了四月份的月考。

    当校领导和班主任看到林轩的成绩的时候,不由得松了口气,还好没出大问题。

    二月初的时候县里面举行数理化竞赛,任课老师们自然派林轩去参赛练练手,想让自己的得意弟子出去扬扬名,他们也不乏一点显摆的意思。

    当市教育局要求获得理化竞赛一等奖的林轩去市里面参赛的时候,李国华就不同意,他认为这种竞赛对高考没什么帮助,反而可能会将林轩的思维定式带偏。

    虽然从长远来说,竞赛对思维拓展是有好处的,但在这种关键时刻,任何可能影响高考的事情都应该被禁止。想要拓展思维以后有的是时间,何必在意这几个月呢?

    校长对李国华的担心表示理解,但劝他还是应该支持教育局领导的工作嘛,参加一些竞赛,见识一下外面同样厉害的尖子生,开阔眼界嘛。

    于是林轩就去了市里参赛,获得了物理一等奖和化学二等奖。

    省级竞赛的名单下来了,林轩要代表安通市去省城参加物理竞赛。

    这时候校长也有些慌了,他突然觉得李国华说的很有道理,这种关键时刻任何浪费时间的行为都是犯罪。

    但林轩的名字已经报到省里了,市教育局领导很看好林轩,希望他能给安通市争光,然后给有些犹豫的校长说了两句,校长只得过来劝说李国华,这是好事云云。

    李国华很无奈,这一趟考试一来一去总共五天,距离高考还剩下多少个五天呢?

    校长忽然想到,林轩会不会再拿个奖回来,那样可就得去参加国赛了。

    李国华对这一点倒是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学生虽然厉害,但在这种大型竞赛面前还是比较陌生的,尤其是全省竞赛,多少想要保送的尖子生都在里面,拿奖的可能性还是很小的。

    结果出来的时候,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很高兴,校领导和李国华很想哭。

    这都二月底了,还参加什么国赛?又没指望林轩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