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企图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失败后,徐寅也曾想过去武力反抗,但每到动手之际都被自己心中的怯懦打败,最终在看守甲士的皮鞭下裹着冰冷的身体饿着肚子去做工。

    与前世相比,这个世界的食物种类比较匮乏,早期能够食用的只有麻、黍、稷、麦、菽五种,被称为五谷,不过随着社会文明南移,人们又发现了稻类作物,所以无论是贵族,还是庶民,所食用的主食并没有多少的差别,有差别的只是精细程度和数量罢了,而奴隶却是意外,他们的主食是谷物脱粒后的米糠。

    徐寅现在食用的米糠与前世被赋予新的营养价值的米糠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脱粒工艺的落后,这里得到的米糠其实是谷壳、米糠、碎米的混合体,并且以谷壳的含量最高。

    谷壳在本质上其实与秸秆没有多大的区别,不仅营养成分低,还影响消化,真正能够提供能量的是占比例比较低的米糠和碎米。

    由于含有大量的谷壳,米糠煮出来的饭坚硬而又粗糙,纵然是经年累月食用米糠的奴隶也是难以下咽,每次吃饭都如同受刑一般,但腹中饥饿难耐,又不得不食用,纵然如此也无法混一个饱饭。

    徐寅自幼受到的教育便是隐忍,这也是受几千年封建思想影响的华人的普遍个性,讲的便是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从褒义上说是宽容,但是隐忍到极致变成了怯懦,也正是这一份怯懦将徐寅在面对难以下咽的食物时生出的反抗决心扑灭。

    心中的怯懦让徐寅接受了当下的衣不避寒,食不果腹,但是奴隶们的悲哀并不仅仅止于此,更多的来源于无休无止的劳作,而正是这种繁重的劳作让强壮的奴隶变得虚弱,虚弱的奴隶只能累死,也正是这种对死亡的恐惧让徐寅战胜了心中的怯懦,最终决定站起来反抗。

    正所谓,为虑胜,先虑败,黄氏上大夫为江地诸大夫都伯,在军事上有节制江地诸大夫之权,且黄氏在封邑内尚有车两百乘,甲士两千,徒四千,为常备军,徐寅如果贸然反抗,其结局唯有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古人有云,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机事不密则成害,武力反抗是一件大事,在起事之前万不能有任何的闪失,为了防止泄密,徐寅连这具身体最好的朋友赢耒都没有透露半分口风,更不要说对其他奴隶拉拢游说,这样一来虽然能够避免消息泄露,但也少了其他奴隶的配合,唯一的方法便是在起事的时候用形势引诱其他奴隶跟随他一起反抗。

    徐寅自决定武力反抗起便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江地兵力空虚的机会,也正是有了这个信念,奴隶那种难以下咽的伙食在他口中已经不再作呕,甚至他凭借年轻体壮的优势在食物的抢夺中能够混个勉强饱食。

    以前世对战争的了解,徐寅本以为他的机会会在秋收以后,对一年一熟,甚至两年一熟的农业社会来说,春耕秋收是国之根本,不到万不得已,任何人都不愿意耽误农时,然而万事都没有绝对,任谁都没有想到齐楚两国竟然在春耕时分联合寇关。

    自周朝最后的一百年里,周天子对诸侯们的约束越来越小,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攻伐变得越来越频繁。

    期初,诸侯们的攻伐不过是想要获得一些财货和土地,慢慢的这种战争变成了称霸之路,实力强悍的诸侯国开始用武力让其他诸侯国承认自己霸主的地位,但是等到最后的几十年里,霸主的位置已经不能满足强大诸侯的,于是便出现了灭人国的事情。

    周朝时期,齐国在东,楚国在南,两国之间并不相邻,平时也没有什么联系,然而随着齐楚两国的不断崛起,两国之间的联系逐渐密切了起来。

    这个世界虽然没有范雎,但远交近攻的策略依然被人提了出来,齐楚两国便是这一策略的实施者,在两国相继崛起的同时,通过联姻两国结成了兄弟之国,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