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让何青衣说说她看过的卫所防备,何青衣只得尽己所能地说了。
“出使那次只到大同为止,”何青衣说:“大同城易守难攻,可靠近鞑靼的阳和卫,位置险要,防备却不强。”
“守城的是?”中宗犹豫了一下,想不起守将的名字。
张允在西霞关日久,对那一带的将士非常熟悉,“王勋老将,经验倒是很丰富,可人手不够的话,只怕挡不住十万大军。”
“魏明,”中宗又喊,“你速速派人前去大同,让周和增强防范,尤其是阳和卫。暂时以守为主,别贸然进攻。”
邓如光犹豫了一下,可终究没有说出口。
兵家之事,一鼓作气,二鼓而衰。现在按兵不动,如果达延来犯边界,后商却以守为攻,只怕会伤了士气啊。达延士气高涨,进攻只怕会越来越猛烈吧。
可中宗问了何青衣防备如何,就想着增强防守,避免战争。这想法,只怕有些被动啊。而且,如果三边无缝可钻了,达延很可能真的去打云中城,索铎的人马,不是达延的对手啊。
中宗看似选择了最不花钱,最省力有效率的防守,却不知道,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只是,他是皇帝,他的意见自然是对的。邓如光虽然久经沙场,却也知道,有些话,不该说的时候别说。
何青衣听说周和那边要打仗了,就有些担心他的安危。可邓如光和张允知道周和的本事,别说他也有十几万人马,就算周和只有三万,达延的十万人马,只怕也伤不了他分毫呢。
定好计策,邓如光和张允就出宫回了邓府。
“父亲,舅舅,你们可回来了!”邓云游一看见他们,就说:“哥哥送了信回来,大哥正找你们呢。”
邓如光和张允对视一眼,心想,周和来信,应该就是鞑靼进攻的事。三边的孙连玉一下台,手下资深将士都跟着下狱,杀的杀,残的残,三边的防守,自然弱了许多
达延这时候起兵,针对的就是三边的这个局势。
索铎是后商扶持上位的可汗,民心不定,背后又没同胞扶持,手中就那么四五万人马。达延要想对付索铎,随时都能出手。可打狗看主人,对付索铎,就得先对付后商。
达延故意透露消息,说自己要进攻云中城。索铎害怕,自然跟后商求救。可后商谁都看的明白,这达延的目的不在云中城,反而在三边的大同和延绥一带。
大同城池坚固,达延如果硬攻,只怕占不了便宜。可大同附近的小关隘,即使守将死拼,一两千的人马,如何挡得住十万大军。一旦小关失守,鞑靼就能长驱直入,到时候,陕北一带的百姓又要流离失所。
所以,中宗就决定,加强关隘的防备,死守城门,不让达延有可乘之机。邓如光和张允觉得,像达延这种人,应该狠狠地打一仗,直接杀了他,以儆效尤。可中宗的主意已定,他们也不好反对。毕竟,他们的主战场在北疆,而不是三边。
邓如光和张允进了书房,邓云鸿正等着他们呢。
“父亲,舅舅,”邓云鸿拿了周和的书信,说:“达延进攻云中城是假,只怕针对的是大同和延绥呢。”
“大同城池坚固,”邓如光说:“得让张充小心防范,延绥最近危险啊。”
“我已经提醒延绥了,”邓云鸿说:“郭守义代守三边固原,这人有通敌的嫌疑,只怕达延这么一来,他会有些变数。”
“郭守义通敌,真的吗?”张允有些好奇,他在西霞关多年,就没听说过这事。
“真的,”邓云鸿说:“何青衣亲眼看见郭守义跟达延的手下来往,那场大火,就是达延手下放的。”
“何青衣对鞑靼的事,怎么那么清楚?”邓如光问。
“那次送嫁的使者是她,”邓云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