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分四城,东南西北。
北边靠山,北城多是些进城的山民后代。进了城,却总脱不了山民的泥腿子味。
再加上,城北往北,便是驻军营地。很多兵士,就跟北城的山民通了婚。泥腿子味加兵痞子味,就让满城的人都觉得,城北的人,又臭又硬,惹不起,还躲不起嘛。
兵痞子多了,总有些不上进的,娶了老婆打孩子,闹的妻离子散。最后自己老了,成了个狗不理。住在破庙里,有吃的讨来吃一口,没吃的就病歪歪地拖着。
有些又好赌几个钱,有些又好喝酒闹事,一来二去,北边的治安,就特别不好。满城的老百姓,没事,谁也不爱往北边去。
南城呢,虽然也是普通老百姓,可治安跟北城比,那个叫天上地下。南城的人,多数也不是京城人士。南边州县的人进京,先在南城找个地方住下,再倚仗个人的本事,卖东西的卖东西,打铁的打铁,做木匠的做木匠。
虽然都是小本买卖,可生意做起来,过那么个两三代,也有做的不错的。虽然商人重利,可治安管的好啊。毕竟,一乱,谁都不按规矩办事,最后吃亏的是南城的所有卖家。所以,南城的治安,真不差。
普通人去那,连个丢钱袋的事,都极少发生。而这,也正是何青衣十三岁时,能平安找到乳母张妈的原因所在。她要是去北城,小丫头十二三岁,一早就被歹人拿去卖了换钱了。
那些在南城混的好的,隔了几代,也有搬到东城去的。
东城是城里吃喝玩乐的好去处,百年的酒楼,百年的丝绸铺子,全国都数得着的大银号,当然还有各色勾栏乐坊,热闹的,不似人间。
京城号称,南贫北贱,东富西贵。一般的官宦人家,都住在西城。
但是,邓家却住在东城。似乎说是,邓家从军之前,是开票号的。可具体如何,这么多年了,也无人知晓。
皇城在四城的交叉处,方方正正,天地乾坤。
东边的黑火门,离皇宫最近。而黑火门出去,就是邓家住的紫石街。紫石街,就算是东城的地界了。
何青衣的轿子,从西城何家出发,绕到皇宫东南角的凤凰池,再沿着皇宫往东走,到了黑火门。
一过黑火门,就是紫石街。
紫石街南北向,从头到尾,就只有一户人家,邓家。
邓家分南北两院,邓敬贤在世的时候,他有两个儿子,长子邓如晦,次子邓如光。
长子邓如晦住了南院,次子邓如光住了北院,而邓敬贤带了宗室子弟,镇守边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年的邓如晦和邓如光,就是现在邓云鸿和邓云游的处境。
可见,皇家对掌了兵权的大将,有多忌惮。
前朝肃宗驾崩前,长子邓如晦出城打猎,跟去的子弟仆从,竟然全军覆没。也不知道,是遇了山贼,还是遭了兵痞。
邓家上报朝廷,刚紧锣密鼓要详查的时候,肃宗驾崩了。一时间,朝廷上下,人仰马翻,谁还顾得上邓如晦的事啊。
直到太子中宗继位,邓家小姐封后,邓如晦的事情,才重新提起。
可时过境迁,本来就是流寇作案,一时间,也毫无头绪。
当然,邓家自己也在追查。
邓如晦带了三个儿子,两个族侄,以及十来个手下,去北边打猎。
邓家是军功起家,一向看重子弟的骑射,春秋二季,经常北上打猎。路线,倒是一直固定。也因此,中了歹人埋伏。
按理说,邓如晦一行,就快二十来号人,个个身强力壮,精通骑射。要一下子把这批人团灭,怎么说,也得四五十号人吧。
可邓家怎么打听,都问不出个所以然来,附近村庄的村民,谁都没有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