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由校这些诗词,明显不是一个风格,第一首细腻多情,第二首大气张扬,第三首婉约哀怨,却都是难得佳作。实在很难想象是同一个人的作品。

    朱由校想了想说出第四首“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因为这妹子很是向往军旅生活,朱由校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果然,听到里面“小姐”的声音说道:“难道公子曾至辽东军中?请公子至船内一见。”

    朱由校并没有去过辽东,但是他辽东战报看了数遍,所以一点也不心虚。直接进了花船内室。方正化则跟着进入,其他侍卫站于周边。

    王微本是看朱由校侍卫众多,怕是权贵中人,万一要对他用强,熟识的文人官员又都不在身边,所以很是犹豫。不过见他倒也算守礼,并没强闯,倒也放下心来。这位妹子虽然也喜欢读文弄词,但是却也偏好武事,身居江南,却总想去北方见见行伍之风。

    前些日子董其昌前来,说朝廷在辽东大胜,这妹子兴奋的好几天没睡好觉。可惜董其昌对辽东战事也是只闻大概。只说沈阳坚城,建奴损伤惨重,方得入,其后熊廷弼领援军与建奴交锋,大胜之。熊廷弼厉害,这点几乎整个明朝识字的人都知道,因为在李如松父子离开辽东之后,辽东明军就一直被建奴欺负,直到熊廷弼上任,才把建奴打跑了一次,这已经是熊廷弼第二次痛揍建奴了,简直是明朝当世战神一般的存在,几如开国初的张辅一般。

    这次竟然来了一个“随军去过辽东”的文士。可以知道辽东详情,让她怎能错过?

    “这位公子,不知尊姓大名?”王微施了一礼,起身问道

    “杨子宁”朱由校毫不犹豫的报了这位“锦衣卫密探”的名字。不过朱由校显然是小看了这位王微姑娘对朝政的关心程度。

    “可是积功官至四品锦衣卫指挥佥事的杨佥事杨子宁?”王微一惊。

    “咦?小姐远在江南,竟也知道本官?”这妹子也太关心国事了吧?

    小丫鬟在旁边骄傲的说道:“我们家小姐和多位朝廷大员有所往来,知道一些朝廷事务当然不足为奇。”

    怪不得古代都说青楼是打探消息最快捷的地方之一,这些官儿喝了几斤黄汤,碰到心仪的妹子,就把朝廷的消息当成了吹牛b的资本了。越是新鲜的消息当然越能获得妹子的青睐,于是消息就这么泄露了。

    杨子宁这个名字,朱由校自认为还是保护的不错的,结果这江南花船上的妹子都听说过!

    朱由校显然不想谈关于他的事情,王微阅人多矣,当然看得出来,于是转移话题。“公子诗作华美,风格却又多变,可谓当世一奇,特别那首人生若只如初见,几可传世。”

    朱由校轻轻一笑,“相比这些闺阁之词,我更喜欢这一首,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当今朝政多艰,若无此松之精神,我大明朝寿不过五十,或奖沦落入敌夷之手,衣冠不再也!”

    王微觉得很是奇怪:“如今陛下英瑞,朝中可谓众正盈朝,只有方从哲一个小人(方从哲在哭泣),朝政清明,都说大明中兴在即,怎可能寿不过五十呢?”

    朱由校并不奇怪江南人是这种思想:“你们没见过建奴的凶残,当然不能理解。当年萨尔许之战,建奴兵不过三万,我大明数路兵马二十余万,竟被几近全歼。是我大明兵士孱弱吗?那可大多都是当年李如松仗之横行的精锐辽兵!实为建奴军士之精锐,不下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勇士!就说此次辽东之战,确实是我大明胜了。然则我大明损兵折将近十万人!建奴则损伤不足三万。若要维持辽东十八万大军,每年辽饷需得五百余万两!而今全国税赋亦不足四百万两,小民劳作一年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